【扬子晚报】常理工机械中德班:让读研的梦想飞得更高
2018年04月27日15时52分    阅读:7613
供稿单位 / 本站

QQ图片20180423103622.jpg

2018年4月20日C3版

http://news.eastday.com/s/20180420/u1ai11377383.html

“老师,我被柏林工业大学录取了!”从德国传来好消息,常熟理工学院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德合作班有14人进入了德国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新阶段的留学生活。其中,张超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陈天远就读于斯图加特大学,杜夕昊、童清等8人就读于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胡军、谷鹏程等4人就读于汉诺威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汉诺威大学均为德国TU9高校。

此外,王零画、章凌翼在德国就业,陆庭飞、陈子豪等人回国就职于舍弗勒、麦格纳等世界500强企业。从四年前羞涩的走进校门,到今天自信的走向社会,这中间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2013年9月,杜夕昊成为了机电中德132班的一员,刚脱离高中枯燥生活的他期待着一个不一样的大学生活,然而从作为中德班的一员的那天,他的日子似乎比高中更加忙碌了几分。上午德语,下午专业课,晚上高数,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成为了中德班的标配。

中德班学生国内阶段需要修满1152学时德语,每周20节德语课,其中口语、听力主要由德语外教教授,并制定了第1、2、3、4学期分别达到A1、A2、B1、B2水平的阶段目标。不仅如此,大二结束后,中德班学生就开始接受全德语的专业课授课,考试亦是德语答卷。“两年学会一门新语言,还要结合专业术语,是蛮难的一件事情,我们会定期考察中德班的德语水平,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水平和能力分班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照顾每个学生,切实提高德语学习效率。”班主任戴洪萍老师介绍道。

“最难的地方是专业词汇、专业概念的中、德文对应,理解许多专业概念要经历理解其中文含义、找到与之对应的德语概念和记住该概念及其德语表达方式三个阶段,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杜夕昊回忆。同班的童清也表示,对他来说最难的就是德语词汇量不够,要靠平时看专业书积累,需要一个过程。

2013级中德班54名赴德学生中,45人顺利完成了在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的学业,拿到了国内外的双学士学位证书。其中,童清凭借毕业总成绩1.5,论文成绩1.1,拿到了“sehr gut”(特优)毕业等级,杜夕昊同样以毕业总成绩1.6,论文成绩1.1,拿到“gut”(优秀)等级(德国分数1.0相当于国内百分制的97~100分,1.3即国内92~96分)。

谈到如何拿到高绩点时,杜夕昊说:“德国老师上课时每节课容量很大,遇到不理解的知识,我课后会及时思考或和同学讨论。”童清补充道:“拿到高绩点的前提条件是各门的绩点和论文绩点都要高,一步一个脚印,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毕业设计。”

据悉,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201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开办以来,累计招生518人,已有毕业生151人,其中87人获得中德双方学士学位,37人在德国名校攻读硕士学位,6人国内读研。

(康雨佳 夏震然/供稿 严妍/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