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龙隼: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人文大讲堂)
2018年10月21日19时24分    阅读:52715
供稿单位 / 师范学院

QQ图片20181021191824.jpg

10月19日上午,我校苏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暨人文学院举办学术沙龙,邀请上海大学饶龙隼教授畅谈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了沙龙活动,人文学院副院长徐菁菁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

饶龙隼谈到其最早接触地域文学研究是在西南师大工作时,了解了当地一个近代经史学派,关注到其代表人物廖平、蒙文通。蒙文通提出齐鲁、三晋、江淮三个区域的概念。饶龙隼认为蒙文通的提法仍对如今的地域文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他认为,最近三十年地域文学研究也特别热、特别新,有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唐以前文献流传较少,宋代以后文献较多,尤其是大量地域文献,促进了近三十年地域文学研究的兴盛,研究角度可以从家族、地域入手。

面对数量庞大的地域文学文献,饶教授提出了“层级理论”。他以东南地区为例,做出了一个东南各地文学群落的层级构造图。他认为,从文学角度看,自身也有一个层次构造问题,如果我们懂层级构造的话,一个地方的作家,无论他的作品多么复杂,保存的文献有多么多,都能让他在文学史描述中找到一个该有的位置。以元末明初江西为例,那时有很多作家个体,两三个作家一起交游创作,可能就成了一个文人的圈属,而在泰和这地方因为婚姻、师承的关系,而有多个文人圈属,可能有三个四个五个,多个文人圈属,可能会形成一个文学群落,就是次文学群落。多个次文学群落中影响最大的就把它称为核心次文学群落,起带动作用。核心次文学群落加上其他次文学群落构成了泛文学群落,泛文学群落是一个特殊的概念,指文学群落参与中央庙堂又成了一个文学群体,西江派就是典型。

在互动交流环节,人文学院教师王菊艳、邓根芹、唐扣兰、李亚峰、牛庆国、曹逸梅、孟伟等人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工作与饶教授进行了交流,饶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一一解答。整场活动气氛热烈,老师们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对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孟伟 冯梦玉/供稿 孟伟/审核 志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