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导师团“首战”告捷
2019年06月21日08时40分    阅读:5028

6月18日下午,党委组织部邀请学校党建导师团针对科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开展导师分类指导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导师团成员有原校长、现校关工委主任傅大友,原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华民,原党委宣传部部长曹培根,原教育(音乐)系主任、现校关工委副秘书长何东亮,原中文系主任张浩逊,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及全体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分为党建与思政一、二组,高等教育一、二、三组等5个小组进行。

QQ图片20190621085427.jpg

在党建与思政一组,傅大友听取了与会人员现存的困惑、面临的压力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然后结合自身的成长、工作经历以及学校的发展实际,分享了如何处理工作和科研的关系;论证了论文应具备的学科性、创造性、科学性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等要素;勉励大家在重压之下要迎难而上,要做工作的有心人,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做研究,多写多练,争取将辛苦转化为成果、将经验上升为科学。

QQ图片20190621104427.jpg

在党建与思政二组,刘华民结合自身科学研究的经历,阐述了项目选题的重要性。他表示,选题一定要小、切入点要新,要有问题导向,要在比较中选题;可以结合团工作的根本任务以及青年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团工作研究课题;建议大家多看经典著作,养成学习、思考和随时写作的好习惯。随后,刘华民一一解答了与会人员在科研中面临的各类困惑和问题。

QQ图片20190620174928.png

在高等教育一组,曹培根阐述了作为一名办公室主任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素养,论证了做好科研工作的具体要求。在高等教育二组,何东亮讲解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要求,强调了熟悉高等教育历史、了解高等教育动态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三组,张浩逊说明了发表论文的要求,强调了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语言对于论文发表的重要性等。

对本次科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进行分类指导,是学校党建导师团的首次“亮相”,旨在进一步发挥学校关工委在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本次座谈会,关工委5位导师会前精心准备,认真整理课件;会上精准“把脉”、针对指导,有的导师还结合自身经历,推心置腹地给出了工作、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建议;会后还会根据情况“随诊随访”。对于参加座谈会的各位科级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一次内容特别精准、形式特别轻松、效果特别明显、印象特别深刻的座谈会。

QQ图片20190620174920.png

在总结交流阶段,来自机械学院的俞进伟、团委的张丽萍、数统学院的乔光、科技处的沙巨山、国际处的赵厦5位学员纷纷发言表示,本次座谈会紧密结合学校年轻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实际,让大家有一个表达困惑和排遣压力的出口,座谈会后将认真学习整理培训成果,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工作能力。

据悉,党建导师团模式是常熟理工学院提升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探索,是继学校党委在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四航工程”、“红色经典”、“党课专员”、“党建工作室”和“校企协同党建”五大特色之后的又一创新之举。组建党建导师团,旨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其成员是由党委组织部在校内聘请党建工作经验丰富、公道正派的已经退休的关工委老党员组成,工作内容主要是对二级党组织在党支部工作、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督查和指导,以及为年轻干部的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指导。

(吴春年/摄影 胡荣春/供稿 王爱华/审核 志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