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组建行业学院,产教融合再升级
2019年06月24日09时32分    阅读:4000
供稿单位 / 本站

QQ图片20190624093308.png

2019年6月21日SZ01版

http://xh.xhby.net/mp3/pc/c/201906/21/c648119.html

11f7479e-650b-4a3e-a7c0-bb69cd8fdad1.pdf

6月20日,常熟理工学院举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行业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通过行业学院的办学模式,学校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产教融合,增强校企合作,为服装纺织产业发展赋能提效。

行业学院是常熟理工学院探索实践的一种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是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建而成的教育共同体。在行业学院的运作上,高校、行业、企业三方专家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学校目标定位、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全新人才体系。三方发挥各自的优势,计划搭建多个纺织服装产学研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平台和中小企业孵化器,支持学生创业,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作为行业学院的筹建、运行和管理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已有近90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由纺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有关单位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科普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目前,学会现有个人会员5万余人,团体会员216家,分别来自从事纺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等领域的相关人员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术团体。

“建设行业学院的初衷是加大力度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的问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表示,行业学院的出现,可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通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着重培养高水平专业性人才,使其更加适应目前行业的发展。

为何选择在常熟建设行业学院?伏广伟表示,常熟是纺织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纺织服装企业集聚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不仅如此,常熟位于长三角区域,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此外,常理工定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均面向行业,致力为企业输送专业性优秀人才,这与建设行业学院的初衷不谋而合。

常熟是全国五个、江苏唯一的“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基地”,纺织服装产业是常熟的特色优势产业,拥有纺织服装产业企业近万家,年工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围绕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需求,常熟理工学院一直加快推进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与工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涌现出一批批深受企业好评的高层次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在了同类高校的前列。

“常理工是技术应用型大学,与行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建设行业学院,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张根华说,常理工已在行业学院建设方面进行了十年的探索,凭借这一办学特色获得了国家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当前学校需要进行新的实践,将行业学院进行提档升级,与全国性行业学会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

“与一般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行业学院’模式对应的是整个行业需求,而不只是与某一家企业‘一对一’的合作关系。”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院长陆鑫说,通过合作共建的行业学院,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能更好地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以此强化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做到“无缝对接”。

在课程建设上,行业学院将创新引入行业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与合作导师,采用“模块化”教学,推行“2.5+0.5+1”的行业学院实践教育模式。具体的培养计划为:前2.5年,学生在学校完成通识课程、工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接着的0.5年,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学习,由行业企业工程师与高校老师共同授课,学校和企业都是上课地点;最后1年由教师带队完全深入企业一线,完成企业课程、校企合作集中实习、岗位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与环节。过程中,学生在修完原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后,可以根据行业的发展方向及自己的个性化需求,理性选择学院制定的各种课程模块。未来,常熟理工学院期望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行业学院办成人才培养的高地,纺织领域的样板,行业学院的典范。

行业学院培养面向应用、服务产业的人才,企业可谓是产教融合升级的最大获益者。作为行业学院的理事单位之一,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是吴江当地知名的织造企业。企业总经理张长健表示,目前企业急需服装工程、时尚设计、品牌营销等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不管是出于发展需求,还是践行社会责任,企业都有义务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探索中去,做强做优服装纺织的全产业链,助推纺织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作延伸。

张 珺 宗志鹏 李仲勋

(纪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