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科技镇长团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
2019年07月23日12时24分    阅读:3162
供稿单位 / 本站

微信图片_20190723122242.jpg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07-2310版)

今年43岁的江苏江阴利得智能监测有限公司老总曹立峰的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他却对此束手无策。“每年超过半数电网停电事故,都是自然灾害和设备故障引起。如果能有一套超高频监测系统,我们就能提前发现这些不稳定因素。”

曹立峰提到的超高频监测是业内公认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公司在技术层面能做出突破的关键点。无奈的是,曹立峰跑了国内的10多所一流高校寻求合作,最后都是无功而返。

去年8月,江阴市第十一批科技镇长团走马上任,他们就在江阴全市范围内征集企业技术难题。据了解,科技镇长团制度始于2008年,江苏每年都会通过从省内外高校院所、机关企业选拔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乡镇挂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曹立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报了。让他没想到的是,科技镇长团团员之一、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朱培逸很快找到企业。

朱培逸在学校期间就负责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看到企业提交的难题后,他马上就想到了学校电气学院正在研究的相关课题。在他们深入厂区车间调研生产流程之后,朱培逸和学院专家共同制定出了相关研发方案。

一开始,双方刚合作,曹立峰对项目的可行性还存在很多顾虑。对此,朱培逸一有空就“串门”沟通。两个多月跑了五六次。让曹立峰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快过年了,还下着大雨,朱教授生了病,手上还带着留置针,“就这样跑来聊项目进展,那时候我真切地感觉到了他们的诚意。”

今年2月初,曹立峰的公司和常熟理工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初期投入200万。“产品模型已出炉,经过专业检测就可以投产,我们也申请了两项专利。”曹立峰欣喜道,这项技术的突破会给企业带来2000多万的销售额,“我们的企业销售额也会比原来翻一倍。”

曹立峰的经历只是江阴科技镇长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一个缩影。据江阴科技镇长团团长、江阴市副市长杨云介绍,作为全国百强县第一名的江阴市县域经济发达,目前全市有近3万家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技术、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两块跳板”。

现实中,校企合作也存在很多误区,高校的实验室研究很先进,但有时与市场脱节。对此,曹立峰有深刻体会,他与很多高校的合作都是“虎头蛇尾”。“企业肯定要考虑产业化的可行性和实际收益,而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都达到公司需求,却卡在产业化这一关。”

为此,科技镇长团瞄准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下手,主动了解收集企业发展需求,整理后发给各高校寻求合作。事实上,“带着问题找答案”可以让高校的研究方向更具针对性,为企业“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产业化的方案,这对企业来说也更有吸引力。

科技镇长团成员、南京工程学院副教授贺显聪是第十批留任的老团员,两年来,他跑了几百家企业。一开始,企业对这些教授并不信任,他们甚至遭遇了“门难进,人难见”的困境。即使高校有不错的创新成果,企业内也要层层审批,这就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我们有技术,想找到合作,最重要的是愿意跑。”贺显聪说,每家企业都要跑5次以上,哪怕和企业已经达成协议,他也会上门提供“售后服务”。“我们希望和企业建立长期互惠合作,而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来自西安工业大学的科技镇长团团员宇红雷在来江阴前,从未有企业接触的经验。从事了1年的企业“上门服务”,江阴企业的活跃度和政府的服务意识,让他感触颇深。如今,他也成为学校与地方之间的一座桥梁。

去年10月江阴举办科技节,在宇红雷邀请下,西安工业大学首次派出4名教授前来调研。“学校很多现成的科研项目有做产业转化的潜力,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企业落地。”

宇红雷带着团队调研了十几家企业。当地一家电器公司听说西安来了专家,立即邀请,他的企业准备打造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代表团很快被江阴企业热情打动。双方一拍即合,签订协议。一个月后,该校再次派出3位机电学院专家。机电专家带来的自动化改造项目,让企业锻压过程实现了机器流水线作业,实现了“机器换人”,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近1年来,科技镇长团促成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36份,合同金额1200万余元。此外,他们还主动为江阴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项目64项,争取财政拨款1131万元,协助企业申请专利230项,其中授权专利150项,授权发明专利数量24项。

科技镇长团还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他们借助江阴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绿色建筑产业联盟等等,快捷方便联络企业,组织集体活动。他们走访调研了300多个单位,了解每家企业用人需求。他们还自发组织企业,走进高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举办专题报告、讲座24场,培训人次超过900人。他们协助江阴企业成功引进、培育“千人计划”两人,省“双创计划”人才3人,双创博士1人,引进高校毕业生113人。

“科技镇长团一肩挑两担,一边服务地方,一边为高校牵线搭桥。”杨云说,团员们有技术、想合作、愿意跑,像雷达一样,扫描企业难点痛点。1年来,团员们扑下身子摸需求,想方设法促合作,积极发挥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项目资金争取的桥梁纽带作用。他们还致力于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把企业需求和高校创新粘合到一起,让学校更多创新成果走出深闺,到地方生根发芽,真正发挥应有价值。

(纪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