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昌文集《鸡肋集》出版
2019年09月19日08时34分    阅读:4419

image001_副本.jpg

我校原政史系退休教师陈亚昌的论文集《鸡肋集》近日出版。该书共有630多页,汇集了陈老师自1964年到退休以后数十年间撰写的66篇论文,这些文章大多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过。

陈老师说:“《鸡肋集》初稿整理于2005年,所以取名‘鸡肋’,是源自《三国演义》的典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以鸡肋比喻为没什么价值,丢弃却又觉得可惜的事物。这并非有意自谦,实有“瘌痢头孩子自己欢喜”的意思。不过当我看到北京《大众优生》上有篇文章与拙文雷同70%以上,更有甚者,医学杂志《健康生活》刊登的一篇文章包括题目、标点在内全盘抄录拙文《扬长避短促和谐》时,内行如此剽窃外行,使我喟然不已!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拙文还不全是蔽屣。”

陈老师还说:“退休以后,我自2007年至2018年的12年中,尤其是入住扬州曜阳国际老年公寓的七年中,反倒是我学术研究生涯中的高峰期。差不多每年有两篇论文面世,还两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一次是2010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明建文帝踪迹国际学术研讨会’;另一次是2014年8月在上海举办的‘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第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论文更应收集到这个文集里。因此在历史篇、教育篇、优生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唱晚篇’。”

一次,陈老师从自己电脑的文档中翻到一则十多年前开列的“我的自传”写作提纲, 大约因为要研究“沙上人”和“郑和下西洋”而被遗忘了。如将它们删掉了,一个个历史故事从此烟消云散,因此他有点不舍;若重操旧笔,今天的精气神已不能笔下生花了。

陈老师深情地说:我这个沙上人(江苏海门)和几百万沙上人一样,祖祖辈辈以开垦沙洲为业,大字不识一个,是毛主席创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我才有机会上学读书,直到今天耄耋之年染指沙上人和郑和下西洋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虽然谈不上硕果累累,但即使十分浅薄的看法,也是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和毛泽东思想熏陶的结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鸡肋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他原来整理的历史篇、教育篇和优生篇。下册为唱晚篇,主要是陈老师67岁以后写的有关沙上人源流、沙上人开发刘家港、沙上人与郑和下西洋等问题的历史研究。

为了让更多的同行读到这本书,陈老师特意制作了《鸡肋集》的电子版,需要阅读的人可加微信号“C13665292809”索要。



(钱伟明/供稿 徐良/审核 徐娇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