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常熟理工学院:藏器于身 铸就未来
2020年07月23日09时52分    阅读:9295
供稿单位 / 本站

QQ图片20200723095203.png

2020年7月23日 10版

http://xh.xhby.net/mp3/pc/c/202007/23/c803984.html

常熟理工学院:藏器于身,铸就未来.pdf

每年的盛夏时节,随着高考结束,无数学子开始憧憬即将到来的大学时光:未来四年,我将读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将学习哪一门类的学科专业?校园生活中会有哪些方面的收获?毕业来临时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方向?

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未来尚在时间线的彼端,有待你日积月累,逐步走近;但问题的答案也并非无可求索,因为无数前辈学长曾经走过,或者正在行进的途中。锦绣江南,古韵虞山,常熟理工,在水一方……关于他们的故事,只要你肯用心倾听,那是千古文脉绵延下的悦耳弦歌,也是你成长成才路程上的最美序章。

专业为基,让未来自信而精彩

“自信来自于专业。”说起毕业求职,很多人会认为,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更具优势,但常熟理工学院16级软件工程专业的杨加康对此并不认同,他觉得,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学得好、学得扎实,才是更重要的事。

早在2019年底,杨加康就在校园招聘会上拿到了小米、新浪、哈罗单车等多家企业的offer,并最终成功入职小米公司。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而这个结果与他4年来扎实的专业技术学习紧密相关。

从大二开始,杨加康加入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董瑞志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团队。此后,他跟着专业老师做项目、去上海一家企业学习交流,跟团队同学一起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先后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类Java软件开发)(江苏赛区)二等奖、华为AI应用创新大赛优秀奖等奖项。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社会、企业和前沿技术的认知日益增强,也越来越意识到实践应用能力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要学好专业必须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发展。

大三那年的暑假,杨加康进入杭州“蘑菇街”实习。实习期间,他坚持用写日志、周志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同时积极跟学校的老师、同学保持沟通,在学习与工作的分享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今年年初,杨加康翻译的美国作者弗朗西斯科·阿佐拉所著《Android Things Projects》一书出版,中文译名为《物联网项目实战:基于Android Things系统》,这是目前国内译介的第一本有关Android Things的书籍。此外,他撰写的一本有关移动跨平台的原创书籍也已列入出版计划,预计今年面世。

“相信自己、规划人生、上下求索,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杨加康从入校起就给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这也正是所有具有专业精神的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求学历程的真实写照,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实践平台加强专业训练,以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勤奋执着的态度,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发展基础,也最终赢得职业生涯的精彩开篇。

产教融合,培育优秀应用型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在常熟理工学院,像杨加康一样早早实现就业梦想的,还有来自常熟理工学院与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学院”首届毕业班的同学。截至春节假期前,该行业学院首届全部32名同学中有28人拿到了药明生物公司的offer,整体就业率达到87.53%。

无论是杨加康还是“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学院”毕业班同学,在他们的学习经历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通过提前接触真实的企业环境获得锻炼提升,从而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深受业界欢迎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这一点,在行业学院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

“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完全沉浸在企业中,迅速向‘职场人’角色转变,实验操作日趋‘专、精、实’,快速掌握行业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同时,阶段性学习和系统性考核让学生加速获取实践知识,实现知识与实践的高效融通、融合。”许静远博士是该行业学院的带班主任,一年来他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对于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有着直观而且系统的认识。

行业学院是常熟理工学院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与行业合作办学特色,面向行业及骨干企业,融合政策、资源和智力等要素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平台与载体。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把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研发过程,以及把企业教育性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以此加强对大学生“工程素养”和“设计-制造”能力的培养,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业界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缩短供需落差、学用落差。

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已打造了涉及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一批特色鲜明的行业学院。“行业学院”已成为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张特色“名片”,在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学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逐梦圆梦,提升持续学习能力

张其聪,常熟理工学院中德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161班学生,2020年参加研究生考试,以初试、复试双第一的好成绩,最终被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圆了自己的读研梦想。

4年前,张其聪曾因高考“失利”而一度感觉梦想破灭。当时,他的高考成绩只高出二本线几分,连如何填报志愿都无法把握,后来是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招生信息让他看到了希望,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下,他重拾梦想与信念。

入学后,张其聪坚持早读和晚自习,心志笃定,执着不辍。大二时,他报考德语B1考试,一次性通过听、说、读、写4个模块,成为班里第一个通过德语B1考试的学生;研究生考试中,他参加的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大类(含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两个专业)笔试,参考人数超过千人,而他,是这场千人大赛中的第一名。

张其聪所就读的机械电子工程中德班自开办以来,已有174人获得中德双方学位,继续读研深造学生占比52.3%。除了像张其聪选择在国内读研外,还有很多出国学生毕业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纽伦堡大学、汉诺威大学等德国顶尖研究型高校,可持续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于每个人的坚韧不拔,也在于校园氛围的集体守望。在今年的常熟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161班全班36名学生,18人选择考研,最终15人分别被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录取,考研成功率达83%。

大学4年来,高材161班共同开展活动,友爱互助,曾获评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撰写出“优秀调研报告”,还获得年度校级“先进团支部”、沙家浜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他们一起学习,暗中较劲,全班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100%,还一起参加科研实验和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校级等各类奖项,收获了多篇SCI论文和多项发明专利等。

高材161班、机械电子工程中德班是常熟理工学院优秀班集体的代表。大家共同以爱的凝聚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携手努力,逐梦圆梦,共创未来。

创新创业,开拓一片广阔天地

年初,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3位毕业生得到一个颇有些“意外”的工作机会。提供就业岗位的人叫范俊彤,跟他们是同一个学院同一届的毕业生,也是“维系”APP的创始人。

“维系”APP是范俊彤及其团队专门针对小微商户打造的一款商业人际搜索及自主营销推广软件,具有免佣金、去中介、开发获客、安全交易、商户与用户直接沟通等特点,自去年推出以来,以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理念、简约清爽的技术算法受到了很多小微商户的关注。

临近毕业,正逢项目发展关键期。“我决定聘用本校的大学生。”范俊彤说。他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对学校在疫情影响下推出一系列促进就业举措的响应。年初以来,为保障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在启动线上“云招聘”的同时,还积极发动全校力量开展就业精准帮扶工作。范俊彤想到创业以来学校及师生对自己的关心支持,萌生了招聘本校优秀毕业生、以“创业”帮扶“就业”的想法。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把更多优秀的常理工学子吸纳进创业团队,跟同学们一起克服疫情影响、携手开拓未来。

创业,是最富于开拓精神的青春梦想。常熟理工学院一向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并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大力支持。例如,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学生专业社团,通过积极融入业界,加强教师指导,整合实验室平台、企业孵化平台、教师科研平台、学科竞赛平台、校外实习实践平台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模拟仿真演练、企业实践等活动,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汤艺是该院“创客姑苏”社团的负责人,连续两年来,她多次深入企业考察,探索通过收集菇渣、果渣等废弃物,利用专利技术转化为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新型羊饲料的技术方案,最终在学院徐兵老师的指导下,与10余名大学生经过730天的研发、200多次的配比研究和实验改进后,逐步完善了《“菌果粒”新型羊饲料——菇渣与果渣的完美碰撞升华》项目,先后获得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一等奖,并入选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今年7月14日,第六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大学生优秀红旅项目路演环节中,项目团队成功进行了商业组的路演展示。

汤艺目前是大三学生,距离毕业还有一年,但她已有了未来创业的计划。“相比就业,创业更具挑战性。”她说,“跟着学院老师边做项目边学习,我锻炼提升了包括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能力,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大学时光,峥嵘岁月。无论找一份喜爱的工作,或是考研深造持续提升自我,抑或去创业打拼最美年华……每一份选择,每一个方向,离不开同学们对于青春韶华的自我把握,也离不开学校大家庭四年如一日的帮扶支持。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多年来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自建校以来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人才。

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四年磨剑,藏器待时。60多年风雨兼程,10多万名理工学子从这里起帆远航,逐梦四海,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常熟理工学院的校训精神,期待你我承继、共筑未来。 刘志刚

(志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