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我校科技镇长“智囊团”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2022年05月19日08时00分    阅读:10364
供稿单位 / 本站

2022年5月初,昆山千灯镇货车健康驿站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常熟理工学院青年博士、千灯镇挂职干部董利明统筹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成果之一。为破解货车“出不去、进不来”难题,董利明毅然受命参与建设货车驿站,筑牢全镇人民的“生命线”。

科技镇长团,一支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旨在打通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发展“隔膜”。常熟理工学院自2010年启动选派科技镇长团工作以来,已累计派出39人开展基层挂职工作,覆盖全省12个县区、开发区,23个乡镇,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双面胶”作用。2021年8月至今,学校新选派4位教师参加江苏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另有6位选择延任,总计派出10位教师赴外挂职锻炼,充分展现了“青椒”投身一线的高涨热情。科技镇长团俨然成为串联高校与地方、有效扩大合作“朋友圈”的“活力因子”。

产业发展“助推器”

受疫情影响,材料工程学院赵俊锋原定8月份的挂职报到时间延期到了10月,原本一年的时间更显紧迫。一入职,他便根据南通市崇川区重点产业布局,牵头对新材料产业链进行调研,走访了全区30多家规上新材料企业,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整理形成了《崇川区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与此同时,他还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思路和举措。赵俊锋把挂职锻炼视为施展才干的好机会,用实力回答如何发挥“智库”和“参谋”作用。

图片1_副本.png

材料工程学院赵俊锋博士(左)挂职于南通市崇川区陈桥街道任办事处副主任

围绕崇川区人口集聚工程总目标,赵俊锋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以来,在多点发生疫情的情况下,他采取“线上+线下”的工作方式,为上海幂方、上海傲盈等多家企业推荐崇川人才政策,联系对接纳米超声波萃取技术、高端智能建筑装备等5个人才项目。在广泛宣传人才科技政策、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科技创新意识方面,他引领作为,有效激发了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校企合作“立交桥”

“昆山市-常熟理工学院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千灯镇-南京工业大学校地对接洽谈会”“千灯镇-苏州大学校地对接会”......一个个高质量校地合作的开展,便是董利明推动千灯镇科研、产业、文化、就业等领域“开花结果”的实际举措。任职期间,董利明积极助推千灯镇与科技镇长团的纽带构建,围绕“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精密机械、高端物流”四大主导产业,将工作动力凝聚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创载体建设发展、校企合作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

疫情期间,他了解到昆山企业面临较大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多次组织以沪光汽车为代表的昆山企业与常熟理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汽车工程学院线上对接,初步确定课程共建、“五合一基地”打造、产学研合作。“不管接到什么任务,小董都会尽职尽责地去完成,遇到困难从不放弃,只会迎难而上去解决。在推动校地合作方面,为我们千灯镇做了很多贡献。”谈到董利明,千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陆庆给予高度评价。

图片2_副本.png

在科技镇长团里,发挥“立交桥”作用的还有这样一位“港城人”。初到张家港,孙运龙便着手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排摸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当得知苏州三亩良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急需葡萄保鲜技术时,他敏锐地发现,学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有一项研究成果,与公司的这项技术需求很接近。于是,他迅速联系学校相关成果的专家,共同深入公司实地考察对接,商讨制定系统研发方案,很快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农业电商销售模式下葡萄绿色贮运技术”项目解决方案,校企合作迅速展开,2个月的时间销售合同金额已达105万元。

在孙运龙的推动下,园区企业先后与高校院所达成校企合作协议10余项,签订产学研合同15项。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执着的实干精神,他深耕地方、服务企业,架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

科技服务“主力军”

“作为延任挂职人员,窦教授拼劲十足,她依托自身专业强项对企业创新研发课题、项目提供相应技术指导。每次工作中遇到问题我都会想到窦教授,她就像‘及时雨’一样帮我们答疑解惑。”荣智工企智能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嵇筱菁所说的,就是挂职昆山市旅游度假区经发局副局长的窦岩。挂职期间,窦岩帮助企业申报省级项目5项,申请专利10余项,培训企业人才20余人,将常熟理工学院教师资源成功引进企业任科技副总5人。在创建常熟理工学院昆山先进制造研究院的基础上,她充分利用常熟理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平台,进行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创业孵化等服务,满足人才与企业发展需求。

常熟理工学院与澳帕曼织带昆山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中国虞山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与广日电气(昆山)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及长期合作框架协议,与荣智工企智能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校政企三方创建智能仓储物流高端装备及系统联合研发中心......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窦岩助力科技服务渐入佳境。

图片6_副本.png

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窦岩(右一)与企业签约挂牌

在与新冠病毒的“持久战”中,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赵仕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科技战“疫”。挂职于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党委副书记的他联系到聚治(苏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马修佩里服饰有限公司,把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纺织品整理剂应用到服装面料上,结合学科优势联合制作了一系列抗病毒服装产品,主要包括防护衣系列、旅行服装系列、西装系列等,进行“物体免疫”赋能。经过处理后的面料具有柔软、抗菌、抗病毒等新功能,对甲型流感H3N2等病毒灭活率超过99%。疫情期间很多客户主动联系咨询此项产品,并要求共同开发。目前带有石墨烯复合抗病毒功能浆材料的服装已经到了样品试生产阶段。

图片10_副本.png

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赵仕奇(右)筹集防疫物资

在全员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环节,他还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款身份证支架,便于准确定位、快速录入信息。“希望这个产品设计能为抗击疫情做一点贡献。”赵仕奇打好“疫”线奋战和科技服务“组合拳”,实现服务工作“不打烊”。

人才牵引“吸铁石”

企业招工问题尤其是精专技术工种是制约企业产线工艺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延任泗洪县常熟泗洪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的李方强,着力解决招才引智问题,与地方企业共建鸿创人才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双招双引。通过牵线搭桥,成功引进科技副总8人,协助企业招聘数十名人才,为地方企业注入活力。疫情暴发以来,他责无旁贷,开展线上工作室建设,先后组织企业家与常熟理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的专家团队,开展线上交流活动,有组织、有纪律、有活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期间企业技术交流困难的问题。

图片8_副本.png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李方强博士(右一)在企业进行技术交流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帮助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王书昶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工作导向,深入推进产才融合。任职之初,他便参与引荐相关技术团队到如东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察,对接项目团队10多人次。通过南通市江海英才节活动,他成功推荐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进行项目考察,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目前已涌现出江苏宏微特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看到一个个项目从无到有,从纸上到地上的蜕变,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如东县掘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书昶扎根如东,充分发挥后方单位资源“蓄水池”作用,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十二年来,常熟理工学院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时代脉搏,紧扣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与技术优势,积极搭建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把科研成果“跃出纸面”,在产学研项目对接、创新平台共建、项目联合申报、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硕果累累,这些都离不开科技镇长团这支队伍的助力。未来,学校将继续完善组织架构,加强管理服务,确保科技镇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把镇长团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校地双向促进、共同发展的源源动力。

(资料图/摄影 朱晓玮 徐娇娇 汪思敏 翁丽霞/供稿 吴涛/审核 南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