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我校教师在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2024年09月09日10时43分    阅读:3042
供稿单位 / 科技产业处

近期,我校教师在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彭明发博士(第一作者)在《Nano Energy》(中国科学院一区,IF=16.8)上发表题为“Rational synthesis of core/shell heterostructured quantum dots for improved self-powered photodetection performance enabled by energy band engineering”的研究论文。论文通过提出的调节核尺寸并固定壳层厚度的合成策略,获得了三种不同类型的CdSe/CdS核壳异质结构量子点。通过优化合成策略和设计能带排列,可以有效调节基于核壳量子点的自供电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与准II-型和I-型量子点器件相比,基于II-型异质结构的光电探测器的明暗电流比分别提高了约2个和约5个数量级。在0 V偏压下,器件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例如:明暗电流比为105,光响应度为10.64 mA/W。进一步研究了量子点的电荷载流子动力学和传输机制,揭示了II-型核壳异质结构有利于提高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效率。该研究工作为下一代自供电量子点光电子学提供了一种新策略,该策略由所提出的合成方法以及能带对准设计实现。

图片1.png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4007833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张勇博士(第一作者)在《InfoMat》(中国科学院一区,IF=22.7)上发表题为“High-stability 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 LaNb2O7for high-performance wide-temperature (80–780 K) UV light detection and human motion detec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首次设计了高稳定性的二维钙钛矿LaNb2O7(LNO),用于高性能宽温紫外光检测和人体运动检测。高质量的LNO纳米片是通过固态煅烧和液相剥离技术制备的,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耐酸碱性。单个LNO纳米片器件实现超宽温度(80-780 K)和高响应度紫外光检测。室温下它显示出高响应率(171 AW-1)、非凡的探测率(4*1012Jones)、快的响应速度(0.3/97 ms)和在环境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此外,晶圆级LNO薄膜器件可用作紫外成像的阵列探测器,大面积柔性LNO薄膜器件在反复弯曲测试后表现出较好的光电探测性能。而且,LNO纳米片还表现出独特的压电特性,可以作为人体运动检测的高灵敏度应力传感器。这些研究结果为二维钙钛矿氧化物材料及其多样化应用的更具创新性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2.png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5673165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周潘潘博士(第一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国科学院一区,IF=13.3)上发表题为“Hollow engineering of Co/N-doped C@carbon aerogel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 boosting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for ultra-thin microwave absorption and thermal insula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通过定向冷冻干燥、ZIF-67原位生长、化学蚀刻和煅烧处理等协同策略,设计并构建了具有分级结构的钴/氮掺杂空心碳@碳气凝胶复合吸波材料。利用单宁酸刻蚀和热处理工艺,构建了由ZIF-67衍生的钴/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笼并具有均匀的异质结和分级微孔。进一步引入本身具有丰富大孔结构的碳气凝胶,提高了阻抗匹配性能、轻质和界面极化损耗能力。制备的钴/氮掺杂空心碳@碳气凝胶显示出最佳的吸波性能,在15.32 GHz下的最小反射损耗值为-54.0 dB,有效吸收带宽为4.04 GHz(13.44-17.48 GHz),此时吸波厚度仅为1.4 mm。此外,钴/氮掺杂空心碳@碳气凝胶理想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仿真结果和优异的隔热性能使其成为极端条件下微波吸收的理想候选材料。本论文为设计和制造多功能轻质微波吸收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图片3.png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4050502?via%3Dihub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孙陈诚博士(通讯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国科学院一区,IF=19.0)上发表题为“Manipulating interfacial renovation via in situ formed metal fluoride heterogeneous protective layer toward exceptional durable sodium metal anodes”的研究论文。论文提出了一种使用TiF4对钠金属表面进行改性的策略,生成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氟化物异质界面层。重构的NaF/TiF3界面层牢固地锚定了金属钠,有效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钠枝晶的形成。高度亲钠的TiF3组分与Na离子结合较强,而NaF降低了Na+的扩散能垒,显著增强了反应动力学。由于该界面层的人工构建成功,Na/TiF4复合电极在对称电池(0.5 mAh cm-2)中表现出2370小时的超长循环稳定性。与商业化的NaNi1/3Fe1/3Mn1/3O2正极配对组装成软包电池时,在2 C和4 C的倍率下具有高达2000次的循环稳定性。本论文提出的钠金属表面重构策略为下一代碱金属电池的开发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图片4.png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2411760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孙陈诚博士(通讯作者)在《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中国科学院一区,IF=6.1)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and vacancy assisted engineering of cobalt selenide for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sodium ion pouch cell”的论文。论文通过对ZIF-67模板进行热解,再进行硒化和原位磷掺杂,构建了碳空心纳米盒包覆磷掺杂Co0.85Se (P-Co0.85Se@PNC)。多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均匀的中空结构,能有效缓解Na+脱嵌时引起的体积应力。P元素在Co0.85Se@NC中的有效掺杂引入了空位,增加了晶格间距,有利于Na+的传输。组装成半电池后,P-Co0.85Se@PNC在10 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1000次循环过程中每次仅衰减0.025%。与商业化正极材料NaNi1/3Fe1/3Mn1/3O2搭配组装成软包装钠离子后,能量密度可达205.63 Wh kg-1。该研究为基于硒化物钠离子电池负极的材料优化和高能密度器件应用提供了基础。

图片5.png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4/qi/d4qi01573h/unauth

机械工程学院杨舒颖博士(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中国科学院一区,IF=6.1)上发表题为“On the grinding temperature field of helical gears: modeling and experiments”的研究论文。论文开展了斜齿轮成形磨削时的磨削温度建模和实验研究,建立了全齿深磨削时斜齿轮三维传热成形磨削温度场解析模型。该模型在斜齿轮成形磨削空间运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均匀的刀具-工件几何磨削接触条件,得到了沿齿廓变化的热流分布。同时,利用瞬态移动热源理论和三角形热源分布模型得到了斜齿轮成形磨削过程中沿齿廓渐开线、过渡圆弧和齿底段的磨削温度分布。通过康铜丝−工件半人工热电偶测温技术进行了磨削温度的测量。与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结果相比,磨削温度的解析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本论文可用于指导对于具有复杂曲面轮廓工件的成形磨削工艺优化。

图片6.png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mapro.2024.06.066

机械工程学院丁逸飞博士(第一作者)在《Knowledge-Based Systems》(中国科学院一区,IF=7.2)上发表题为“Deep temporal–spectral domain adaptation for bearing fault diagnosis”的研究论文。论文重点探讨了用于轴承故障诊断的时频域自适应(temporal–spectral domain adaption, TSDA)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时频域自适应网络(temporal–spectral domain adaptive network, TSDAN)。TSDAN通过两个分支模块: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和一个新的频谱神经网络,分别提取时间特征和频谱特征,以获得时序样本的时频表示。为构建该频谱神经网络,本研究引入了频谱卷积、频谱池化、频谱归一化和频谱激活。此外,设计了一种基于Sinkhorn散度的时频适配器以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的时频表示。论文提供了基于TSDAN的故障诊断在公开和自建数据集上的实现细节,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图片7.png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0705124006336

材料工程学院沈骏宇博士(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国科学院一区,IF=9.4)上发表题为“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n stainless steel electrodes by halogen oxyacid salts etching”的研究论文。论文利用简单的原位刻蚀方法对不锈钢网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一种性能优越的电催化析氧电极,并研究了卤素含氧酸盐(KClO3、KBrO3、KIO3)对析氧性能(OER)的影响。研究发现,卤酸盐的还原产物对不锈钢具有点蚀作用,在调节电极组分、形貌和催化性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所制备的电极中,KBrO3处理的不锈钢网展现出最佳的OER性能,在10和10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仅为228和270 mV,具有较低的Tafel 斜率(36.2 mV dec-1),以及在长时间电解中持久的稳定性。这项工作建立了腐蚀剂与所制备电极OER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提高OER性能和优化现有电极催化活性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图片8.png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4.07.043

材料工程学院姚霞喜博士(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国科学院一区,IF=9.4)上发表题为“Encapsulating stable perovskite catalysts in hollow nanoreactors for enhanced pollutants degrada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首先利用空间限域效应将小尺寸CoTiO3颗粒原位负载到TiO2空心纳米反应器中,有效提升了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暴露;其次,纳米反应器富集效应通过增强催化剂周围反应物浓度促进污染物分子的降解;再者,壳层介孔结构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扩散和迁移。高级氧化实验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了100 %的过硫酸盐活化效率和高效的对氯苯酚降解性能,理论计算和相关表征揭示了电荷转移机制和活性物种的产生过程。

图片9.png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1979724010026?via%3Dihub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立凡博士(第一作者)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中国科学院一区,IF=16.2)上发表题为“InSAR-DLPU: abenchmark dataset for deep learning-based inSAR phase unwrapping”的研究论文。论文介绍了一个大型且多样化的基准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31100对缠绕和绝对相位图片,以支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信号处理中相位解缠(PU)技术的深度学习研究。这个数据集被缩写为InSAR-DLPU。此数据集中的每一对图片都是通过30米分辨率的NASA“航天飞机雷达地形任务”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提供的中国所有地形数据生成的,基于这个数据集,可以广泛验证和比较现有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此外,由于地形特征和噪声水平的高多样性,这个数据集具有更好的信息丰富度,可以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的相位解缠方法的泛化能力。此研究已经在https://github.com/zhoulifan/InSAR-DLPU上公开提供了InSAR-DLPU,为支持InSAR应用中基于深度学习的相位解缠研究(例如,地形测绘和变形监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资源。

图片10.png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582800

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陶金博士(第一作者)在《Nano Energy》(中国科学院一区,IF=16.8)上发表题为“Robust all-fabric e-skin with high-temperature and corrosion tolerance for self-powered tactile sensing”的研究论文。论文利用高性能纤维(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PE、聚酰亚胺纤维PI)通过填芯-封装策略进行多层编织,开发了一种对极端恶劣环境具有高强耐受特性的三层夹层编织电子皮肤(TSW e-skin)。其以碳纤维束阵列为核心层,高性能纤维织物为抗疲劳摩擦电层,构建了具有高适应性和可编程阵列的自供电传感结构,在展现出优异的机械耐久性、超疏水稳定性、防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的同时,能保持长效稳定的传感性能。TSW e-skin可以应用于人体和机器人抓手,实现触摸定位、手势感知及物体形状大小识别等功能,为电子皮肤在人机交互监测领域的极端环境耐久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图片11.png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4006785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张玲忠博士(第一作者)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IF=8.5)上发表题为“Impulsiv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for dynamic networks subject to double deception attacks”的研究论文。论文研究了受两种欺骗攻击的耦合动态网络的安全同步问题。考虑了控制器到执行器和传感器到控制器的通信通道中同时遭受双重欺骗攻击,并将其建模为伯努利分布。分别针对动态网络中各节点的攻击概率相同和不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安全脉冲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抑制欺骗攻击,保证网络有界同步。采用平均脉冲区间方法放宽了连续脉冲区间的上下界约束。此外,建立了同步误差的上界,提出了一种基于攻击概率的平均脉冲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论文提出了新的双重欺骗攻击模型,设计了新的安全脉冲控制方法,为广泛存在的多种攻击的网络安全控制问题提供了理论模型和安全有效的控制方法。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swa.2024.124000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张杰博士(第一作者)在《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中国科学院一区,IF=8.0216)上发表题为“Foodborne toxin Aflatoxin B1 induced glomerular podocyteinflammation through proteolysis of RelA, downregulation of miR-9 and CXCR4/TXNIP/NLRP3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系统性揭示了食物中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AFB1诱导小鼠肾功能障碍和肾小球足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发现AFB1通过增强足细胞中NF-κB亚基RelA蛋白与TRIM7的相互作用,增加RelA的泛素依赖性降解,诱导足细胞炎症和小鼠肾功能障碍。其具体过程是,RelA的降解减少miR-9转录表达,进而上调CXCR4,激活TXNIP/NLRP3信号通路,导致足细胞炎症。体外慢病毒转染或抑制剂干预上调miR-9表达或抑制CXCR4明显阻止AFB1诱导的CXCR4/TXNIP/NLRP3通路活化,从而减轻足细胞炎症和肾功能障碍。该研究结果表明,RelA的泛素依赖性蛋白水解、miR-9的下调和CXCR4/TXNIP/NLRP3通路的激活在AFB1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揭示霉菌毒素AFB1诱导中毒性肾损伤分子机制的同时,着重指出RelA和miR-9是预防和治疗霉菌毒素导致的肾脏疾病潜在治疗靶点。以上发现为开发针对AFB1诱导的肾功能损伤疾病药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片14.png

论文链接: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26599/FSHW.2022.9250191

(科技产业处/供稿 耿发展/审核 知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