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行“数思”辅导员沙龙活动
2024年11月04日10时37分    阅读:241
供稿单位 / 数学与统计学院

聚焦队伍建设,共话辅导员成长。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学院间辅导员的交流与合作,助力辅导员专业化成长。近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九章楼N1-408联合举行“数思”辅导员沙龙活动。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顾胜贤,两学院全体辅导员出席活动。

QQ图片20241104104057.jpg

活动伊始,朱俊和顾胜贤分别致辞,强调了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本次沙龙活动对于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加强学院间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他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辅导员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指导服务。

在案例研讨环节,来自两个学院的优秀辅导员围绕工作案例,结合各自的工作经验,相互探讨解决方案,共同思考提升对策。

QQ图片20241104104210.jpg

QQ图片20241104104226.jpg

数学与统计学院刘娴老师在《转变思想,攻克重修难题》工作案例中,分享了她在帮助学生克服重修困难方面的学业帮扶经验,强调了心理辅导与学业指导相结合,通过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实现学业的逆转。

数学与统计学院胡露露老师的工作案例《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以“专业+”助力发展型资助育人》,介绍了如何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整合各类资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她强调了“专业+”的育人模式,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追求学业与个人发展的平衡。

数学与统计学院张裕明老师的工作案例是《强化规则意识,合理调节情绪》,他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在学生心理辅导中强化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他分享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学会管理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数学与统计学院李琰老师的工作案例是《扶困育人,扶智育心——记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涅槃重生》,她分享了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的感人故事,介绍了通过一系列资助与辅导措施,帮助学生重新找到自信,实现学业与人生的蜕变。

数学与统计学院陈智林老师分享了《炼就防骗“火眼金睛”,向网络诈骗Say No!》的工作案例,他强调务必要提防类似于“学习搭子”的新型诈骗,提升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他提出了辅导员在防骗教育中可以采取的几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沈菲儿老师以《团聚青春力量,创新实践品牌》为题,她分享了多个优秀实践案例,勉励全体辅导员老师要积极探索指导技巧,辅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席海建老师以《当“迷茫期”遇上“科学家精神”——一名优秀“光电”学子的闪光之旅》为题,通过讲述一名光电专业学生的成长故事,强调了专业教育与“科学家精神”结合的重要性。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景磊老师以《寻找自己的那束光》为题,分享了他如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辅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积极面对个人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丁网老师的案例题目是《爱心守护+家校协同=爱的双向奔赴》,他指出,家校合作在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陈志鹏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永不言弃-中专生的逆袭之路》,他通过讲述三名转本生“一战成硕”的成长故事,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进步,以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宋瑾瑜老师以《褪去“高冷”的保护色》为题目,在分享中讲述了辅导员如何通过建立亲和的沟通氛围,帮助学生敞开心扉,释放压力。她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团体辅导经历、经验,介绍了活动的设计理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耿奇老师的案例题目是《中外合作办学,别样精彩》,她分享了自己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中的育人经验,她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去,到多元的环境中拓展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QQ图片20241104104437.jpg

QQ图片20241104104444.jpg

QQ图片20241104104456.jpg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辅导员们就工作案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育人方式、如何让电信反诈教育更好入脑入心等。辅导员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将把此次活动中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数思”辅导员沙龙活动,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了学院间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交流。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辅导员们的工作思路,提升了业务能力,也为今后两院联合开展学生工作、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席海建/摄影 陈智林/供稿 朱俊/审核 明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