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常熟理工学院聚焦专业集群建设与国际化特色创新探索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4年12月23日15时33分    阅读:455
供稿单位 / 本站

image.png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68ebdfe4b033844ab1feec

在全球化和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中国制造业重镇苏州,对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需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探索专业集群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机电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精准对接产业

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高地

面对产业升级的浪潮,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敏锐地把握住了行业发展趋势,将专业集群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院围绕智能制造领域,构建了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整合和优化专业群,精准服务产业需求,实现产学融合、专业融合、专创融合,实践形成了智能制造专业群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创新基于“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的联盟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构建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形成基地共建、团队共融、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的运行机制,深化产学融合,提高企业参与育人的内生动力。

探索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三接三合、全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研究院对接产业需求,以产业学院贯穿人才培养全流程,推进专业融合,将产业新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建立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关联,校企共同构建嵌入岗位情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组建跨专业的校企混编教学团队、技术团队、共建实训基地。

构建“产业、专业、创业”集成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围绕区域产业链、创业链进行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搭建“双创+融合中心”等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岗位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协同递进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针对外资需求

打造双元互补的培养模式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围绕长三角区域外资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规格的需求,构建了以岗位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以中外合作“国内+国外”和国际化、“高校+企业”双元互为补充的培养模式,以多链融通的实现路径和以多维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新型国际化机电类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图片1.jpg

聚集产业优势,构建双层级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国内外企业对双层级人才需求为目标,对标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德国AQAS专业认证标准,构建高素质技术/工程/国际视野人才培养体系。以行业企业对双层级人才技能要求为导向,在高职教育培养端,对照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拓展通识、核心专业基础,强化岗位工程认知和专业技能,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并在本科阶段强化理论教育,反哺专业技能。

同时,学院还构建了理论培养链、实践能力培养链和双层级岗位需求链的实现路径,以满足产业人才需求。围绕区域外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程师岗位要求,学院通过双层级岗位技能需求链的引领,合理分类理论培养链和实践能力培养链,构建了多链融合的培养发展网络架构,形成贯穿前后端培养的特色能力培养框架。

引领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该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提高显著。学校以专业集群、产教融合、中外合作办学为主题检索的教改论文有近100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被教育部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苏州市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1项,获批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课题重大课题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

图片2.jpg

近3年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中国智能制造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项200余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80余项,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10项,学生授权专利100余项。专业建设成效得到提高,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专业注重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重点教材3部。

图片3.jpg

学院不断地推动联盟企业与学校的产学研合作,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共建40余个高质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企业对学生满意度高达98%。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获得德方学位的323人中成绩优秀(gut等级)及其以上169人,优秀率超过50%,其中毕业生中有169人就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汉诺威大学等9所工科联盟高校(QS排名前300),在国内外企业就业比例达60%。

常熟理工学院通过专业集群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学院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为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常熟理工学院将继续发挥其在专业集群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张斌、吴健/供稿 郑雷/审核 明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