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RB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年02月18日15时40分    阅读:721
供稿单位 / 科技产业处

近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B上发表研究成果。Physical Review B是凝聚态物理领域最有影响力和最权威的期刊之一,是国际物理学界广泛认可的享有极高学术声誉的经典TOP物理学期刊,是Nature Index(自然指数)首批收录期刊。

房勇教授发表题为“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 and Fermi surface topology in the layered Zintl-phase compound YbAl2Si2”的研究论文。Zintl相化合物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与电子特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拓扑量子材料。团队以Zintl相化合物YbAl2Si2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高质量单晶生长以及系统的电磁物性表征工作。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展现出金属导电性、费米液体行为,显著的庞磁电阻和量子振荡效应等,基于对角度依赖的磁电阻和磁电阻振荡分析,成功地描绘出材料的费米面形貌特性,理论计算进一步验证了实验获得的结果,并且预测了非平庸电子态的特征,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对YbAl2Si2 单晶中庞磁电阻的产生机制展开了详尽深入的讨论。该工作不仅提出了一种拓扑量子材料候选体系,还为研究电子输运特性和非平庸电子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范式。

图片1.png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b/abstract/10.1103/PhysRevB.110.174408

周苇副教授发表题为“Pressure-induced charge density wave in the quasi-one-dimens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 TaSe3”的研究论文。准一维材料由于结构不稳定性容易产生电荷密度波、超导等量子相变,然而与同结构的姊妹化合物TaS3、NbS3、NbSe3相比,准一维拓扑绝缘体TaSe3中未发现准一维材料中常见的电荷密度波相变,却发现了不太稳定的超导转变,如何发掘该体系中可能被隐藏的电荷密度波相变,以及理解电荷密度波相变与超导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未解之谜。实验研究表明,施加静水压可以很容易使TaSe3表现出电荷密度波相变,在较低的压力(2GPa)下,电荷密度波相变增强到接近室温。对比电荷密度波相变和低温下电输运行为随压力的演化规律表明,该体系中电荷密度波相变的产生对其拓扑电子结构的影响较弱。通过金刚石对顶型压砧将压力拓展到50GPa,发现TaSe3在6-10 GPa压力范围内可能存在一个相变,与理论计算预测的拓扑电子相变相一致。在50 GPa以内和2 K以上,未观察到任何超导的迹象,表明该体系中的超导相变较为脆弱。论文研究结果对理解准一维体系中压力下的相变以及电荷密度波相变与拓扑电子结构、超导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片2.png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b/abstract/10.1103/PhysRevB.110.094516

(韩志达/供稿 洪学鹍/审核 知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