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学校在慎行楼齐之厅召开新学期教师干部大会。全体校领导,各教学单位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教师代表、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李俊峰主持。
校党委书记王培君在讲话中指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自新一届党委组建以来,立足学校实际,按照“3211”总体发展思路,攻坚克难,积极进取,申硕、更名两大重点任务圆满达成。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独立开展研究生教育标志着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方位就要有新目标和新任务,经过充分思考和广泛讨论,党委明确了申博、升大的新的发展目标,树立起了建设新型工业大学的新的发展旗帜。
王培君表示,发展目标不可能速战速成,必须潜下心来,踏踏实实抓好内涵建设。一是抓好阶段性具体工作。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杜绝做表面文章;科学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以钉钉子精神把基础夯实、把步子迈稳;聚焦关键领域,扎扎实实做实事、做大事,集小胜为大胜,集大胜为完胜。二是推进依法治校。要进一步推进制度文件“废改立”工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依规办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规守纪,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积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管理秩序。三是完善体制机制。要突破固有习惯和传统思维,突破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千方百计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核心指标提升,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愿景变为现实、定位变成地位,靠的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要将学校事业发展中所有的心动、感动、激动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着眼“一流”、提振士气,为建设一流的应用型大学、新型的工业大学、最好的苏州工学院持续奋斗。五是强化师资力量建设。要持续发力、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与梯队建设,形成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引领作用,形成人才集聚发展、抱团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人才生态。六是吸引优质生源。要深刻认识优质生源是学校实现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高度与精度到就业创业、校园学术氛围乃至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与影响力,生源质量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将吸引优质生源置于学生工作的基础位置,提高生源质量。七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扎根苏州、落地常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办学坚定不移的初心和使命。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贯彻好省市共建、校地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服务地方、贡献地方中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王培君强调,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和未来任务,党委明确2025年为“深化改革年”,在2024年统一未来发展目标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做好各项准备,稳步推进申博升大工作落实。他表示,要从三个方面对确立“深化改革”这一年度工作主题进行充分认识:一要认识到深化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仅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二要认识到深化改革是解决巡视整改问题的有力手段。巡视整改问题不仅反映了学校内部治理的薄弱环节,也为深化改革明确了重点方向。要通过整改,完善制度、优化机制,不断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解决好影响事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三要认识到深化改革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行动选择,是实现申博升大发展愿景的发展战略。要通过多维度的改革与重塑,改出思维新境界、改出干部精气神、改出发展新高地。
王培君要求,下一阶段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扎实推进五大重要事项:一是各二级学院领导要统一思想,统筹资源,抱团出击,在硕士点扩点工作中不缺位、不掉队,想方设法实现突破;拟申报的各点要精准聚焦、厚积成果、打磨特色亮点。二是各二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坚决完成巡视整改任务,建立台账管理、动态督查、销号整改机制,确保每一项整改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时间表和路线图,真正做到整改一项、巩固一项、提升一项。三是要明确无学科不大学,无特色不发展。提高学科建设在内涵建设中的优先级,带动构建起优势学科群,聚焦学校主攻方向,助推形成学校发展的学科特色,努力实现“苏州有作为、江苏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办学追求。四是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各学院要主动融入地方、对接市场,与企业“结亲戚、交朋友”,加强与企业合作领域的主动思考,不断拓宽与企业的合作领域与事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汇聚更多办学资源。五是主要领导要扛起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不断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稳定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党员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守牢安全底线。
会上,校长姜建明代表学校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他表示,2024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申硕、更名两件大事基本落地。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度变革以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更高要求,必须清晰认识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唯有深化综合改革,方能以改革破难题、以改革促发展。
姜建明具体部署了学校2025年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学校发展根基。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领导班子要发挥带头作用,领衔攻坚重点改革任务,力争在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建设中实现突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清单坚决落实整改任务,进一步总结巡视期间“联动巡察”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巡审联动,制度化开展校内巡察,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整改,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正风肃纪反腐,加大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力度,持续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障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绘制发展蓝图。要围绕“升大、申博”目标主线,科学合理制订“新型工业大学”建设中期规划,在办学规模、办学空间、学科学院布局、资源供给等方面明确目标,有序推进,构建新型工业大学发展新格局。要统筹策划学校更名后系列活动、推进校园标识系统更新,组织举办发展论坛,汇聚各方智慧,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牢记育人使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突出思政铸魂育人实效,打造校本特色网络思政品牌,积极创建全省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和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大先生”养成环境。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抓好标志性教研成果产出,不断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力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不断线。要高标准、严纪律、守规范开展研究生复试录取及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确保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要完善招生工作组织体系,提前谋划2026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做好2025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全面提升学校招生就业的工作质量。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要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做好2026年硕士点扩增工作,积极探索培育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称申报评审系统和以教师岗位聘用为核心的全员岗位聘用制度,探索实施行政管理人员高级管理岗聘任新举措,完成第五轮岗位聘任考核及第六轮岗位聘任工作;在上级单位指导下,稳步推进教师退休、延退工作及相关文件修订。要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持续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加强更名后制度衔接整合;强化巡审联动,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效转化为完善学校内控、促进治理的长效机制。要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聚焦引进硕士点建设学科及省重点学科急需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打造人才高地。要不断拓展学校开放办学层次水平,做好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联合会工作,深入探索 “4 + 0” 中美双学位合作办学模式,推进郑和学院建设,吸进更多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五是强化有组织科研,增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水平。要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建立“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强化顶层设计、前瞻布局,聚焦重大选题,凝练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组织能力。要积极筹备新一届学校理事会,推动江苏省教育厅与苏州市政府签订新一轮省市共建协议,争取各级政府更多支持、行业企业更多合作,优化完善大学科技园建园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抓好省级工匠学院建设,培训更多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
六是拓展办学资源,全力提升校园服务保障品质水平。要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支出审核监督,积极争取办学资金资源,有效盘活利用学校资源。要积极推进长三角工业数字化赋能中心、东南校区南大门配套建设、体育设施和学生宿舍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教育提档工程,多措并举夯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姜建明强调,各单位会后要认真学习学校印发的2025年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保持张力,确保学校年度重点任务和“十四五”指标高质量完成。要以坚韧不拔、灵活应变的精神,捕捉机遇、应对挑战、战胜困难,为学校更加长远的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校党委副书记李俊峰主持会议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