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以访企拓岗提升就业匹配度
2025年02月19日18时51分    阅读:138
供稿单位 / 本站

image.png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人口服务体系。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构建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但就业形势仍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实行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以“访”促“拓”,对有效推动就业提质扩容、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落实主体责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促发展的重点群体。推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要强化主体责任,加强校企深度对接,帮助师生精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和行业趋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筹建与招生专业匹配的区域头部企业库。在高等教育分类与产教融合背景下,访企拓岗重点是关注区域主导产业的头部企业,依据学校专业布局,聚焦匹配的头部企业建库并更新。规模上,以招生专业为单位,以学校所在地为中心向外拓展,每个专业与多家头部企业共建合作渠道;内容上,各头部企业每年提供优质岗位、开展宣讲、反馈满意度,推动学校就业创业改革;形式上,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为在校生提供高质量实习就业机会。

落实学校与头部企业群的定期互访机制。提高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头部企业岗位需求的适岗度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访企拓岗要与头部企业达成定期互访机制,书记校长每学期带队走访,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各招生专业据此强化专业建设,实施“专业+方向”的就业适岗度提升计划。对标企业前沿动态,研判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吸纳头部企业的意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依据。积极谋划优质岗位和新平台、新资源,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实施高质量就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制度。常规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由招生单位依人才培养要求执行,访企拓岗则着重对高质量就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并长期联络。一方面,通过校企资源给予跟进服务,跟进毕业生入职后工作与职业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闭环”的高阶目标。另一方面,书记校长以母校老师身份征集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意见,如工作内容、方式、周期等,推动高校改进就业工作。

加强产教融合,提高在校生就业适岗度

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共建产教融合基层教学组织,依托头部企业资源,在师资、课程、教研平台等方面与头部企业对接,让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提供知识技术支撑,提升在校生就业适岗度。

推进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高校“办好一流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力量。访企拓岗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学校师资水平。重点引进具有实践与教学能力的工程师,由二级单位依实际聘任。着力促成骨干教师赴头部企业研修,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鼓励教师获取行业“工程师”资格,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开发产教融合型专业、课程及教材。专业、课程与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访企拓岗要以企业问题和行业前沿为导向,与头部企业合作共建,推动专业、课程及教材体系化改革,开发新的产教融合型专业、课程及教材,提升与产业的匹配度。同时,建好已有“金专”“金课”“金教材”,强化原有专业、课程及教材的行业性,依据产业链需求优化专业,推动校企共建专业、共同授课、共编教材。

搭建产教融合型实践平台。组织在校生实习实训是实现在校生知识内化和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访企拓岗要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推进各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型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聚集行业企业资源,实行“双导师”制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支持教学单位与行业领军人才跨界合作,打造跨领域教研团队,以搭建产教融合型实践平台为重点,通过项目化教学提升产教融合效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优化体制机制,服务人才可持续发展

高校服务区域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是高校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立足人才这个关键,政校行企协同构建系统化、平台化、标准化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构建聚焦地方产业的政产学研用共生系统。访企拓岗应聚焦地方产业,围绕产业人才需求,构建政产学研用共生系统,形成政府主导、校企共进互补的共生机制。共进方面,校企依托产业布局主动对接职能部门和头部企业,促进形成相对稳定的政产学研用共生关系,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强强合作,推动地方产业人才的培养及迭代。互补方面,校企立足产业新需求,面向产业前沿与难题,着力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创新的壁垒,明确各学科专业的急需人才、技术难题,培养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填补产业链的人才缺口。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资源共享平台。访企拓岗应与头部企业共建共享区域特色学科平台,提升资源利用率与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校企联合组建产教融合型教研团队,开展地方产业特需培训指导,建立全生命周期职业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毕业生就业适岗度及企业人员理论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组建产学研创新团队,针对产业难题开展“揭榜挂帅”式研究,联合申报省部级以上项目平台,相关成果反哺学校教研与企业技术革新并申报省部级以上奖项。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评价质量标准。访企拓岗应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评价体系。一方面,依据教育部评估指标改进专业建设标准,借助政校行企资源保障教学质量,夯实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以“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目标,根据行业企业标准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区分基础性行业标准与竞争性企业标准,督促二级学院研悉头部企业标准,经论证后用于分类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素质。

(作者系常熟理工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原文链接:以访企拓岗提升就业匹配度-2025年第2期-群众网https://www.qunzh.com/pub/qzzzs/qzxlk/jczx/2025/202502/202501/t20250124_108569.html

(知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