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受资助学生困难需求和成长情况调查
2025年03月21日10时22分    阅读:2772

为深入了解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情况、困难帮扶需求以及资助措施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跟踪、评估受助学生资助工作画像,学生处开展“助学问效”受助学生成长情况跟踪调查和“助学圆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状况及困难需求调查。

“助学问效”受助学生成长情况跟踪调查对象为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已毕业6年内的受助学生。共有1410名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和701名已毕业的受助学生参与。调查显示,我校保障型资助实现全覆盖,高质量完成奖助学金发放。超过95%的学生认为学校资助工作能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和动力,有益于提高就业质量和社会适应。且对学校资助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表示满意,对学校的资助政策持肯定态度,其对个人成长有积极影响。通过调查,学校深入了解了资助措施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评估和优化学校资助政策以及资助育人工作成效,为改进资助工作方法和优化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提供了借鉴。

“助学圆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状况及困难需求调查,共有2440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问卷覆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涵盖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日常开销、经济状况、现实的困难和需求等多个维度,深入了解和分析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需求。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有稳定的生活费来源,会通过奖助学金支付学费,即使有经济压力也展现出积极的自立意识和责任感,善于通过勤工助学、合理规划开支等方式主动应对挑战。学生展现出清晰的成长目标,重视实践能力与职业发展,在职业生涯及就业指导方面表示有强烈需求。通过调查,学校进一步掌握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提升资助对象认定的精准性和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优化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策略,精准识别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借鉴。

通过调查,同时反映了学校资助工作的不足以及学生对学校资助政策及资助育人工作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主要不足有部分学生参加学校技能提升等活动参与度低,对资助政策了解仍不充分,大部分毕业生表示自身对就业、收入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主要建议有学校要加大资助政策宣传的力度、加强就业帮扶、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合理安排各类资助活动时间、加强综合素养提升帮扶及增加资助项目的多样性和提高资助金额等。

我校对三份调查进行了深入分析,出台分析报告,对部分学生提出的建议意见和困难需求进行了梳理。对标高质量教育资助要求,接下来,学校将持续开展阶段性资助工作调查,进一步完善保障型资助政策,拓展社会资助资源,同时优化发展型资助育人策略,包括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强化资助政策宣传与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推进资助帮扶项目化运行等,提高资助工作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最大程度做到对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帮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他们助学圆梦。

097879670656ee536551d48720c5442.jpg

(蒋敏杰/供稿 陈新/审核 知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