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工作除了以奖、贷、助、减、免为主要路径的经济资助,还需要关注和逐步探索对贫困生的心灵滋养。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中的心灵滋养,主要是指在经济资助过程中,教师发掘、优化和整合各种有利的精神养分及资源,经过学生的感知和吸收,促进学生的心灵提升和人格成长。这样,贫困生获得物质和精神双重财富,会更有力量和信心面对暂时的困顿,更好地成长成才。因此,注重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中的心灵滋养,对于提高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人文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深入了解,悉心关爱每一位贫困学子
人文学院在建立贫、特困生资料信息库、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方面经济资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位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悉心关爱每一位贫困学子。学院通过学生递交的贫困申请,进一步了解每位贫困学子家庭经济困难的具体原因,辅导员进行跟踪了解,并将与贫困学生谈心作为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谈心,辅导员深入了解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家中父母长辈及兄弟姊妹的情况,倾听学生心声,给予他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师长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他们会更有勇气和信心克服学业和生活方面的困难。
二、引导贫困学子感恩、自强,在获得爱的同时给予爱
在这个浮躁、冷漠尘嚣其上的时代,社会、学校和爱心人士仍然不断伸出援助之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求学读书。能够感受到这份善意、温暖和关爱的学子,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实际上也收获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文学院老师引导贫困学子学会感受和珍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善于发现生活中点滴的善意与温暖,并且勇于去创造爱、传递爱。心中充盈着爱的贫困学子不但自身做到自立自强,勤奋学习,还会把这份爱心传递出去,形成爱的流动。人文学院许多贫困学子活跃于学校与学院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比如档案馆、人事处、团委等部门。勤工助学岗位虽然报酬不多,但学生们依然能够做到认真尽责。他们服务勤工助学岗位更多的是基于奉献和付出,基于让自己通过经历和锻炼更加优秀更加出色。
三、发掘积极资源,多方位滋养学子心灵
人文学院细心挖掘积极资源,多方位滋养学子心灵。首先,经济贫困学子自身存在着积极因素。辅导员平时在与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接触与交谈中,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着很多积极和善良的地方。有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积极、乐观、阳光,不仅热心班级事务,自身的学业也非常出色,展现出贫困学子善于调整心态、勇于面对现实、积极迎接挑战的风貌。其次,学院教师是另一重要心灵滋养源。人文学院的沈潜教授、周红莉副教授、杨烨博士等教师多年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关爱学生,是学子们心中的良师益友。最后,每位贫困学子的家庭也是优良资源。家庭虽然经济困难,但父母长辈依然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送孩子读书圆梦,父母长辈的精神和恩情也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获得向上的力量、勇气和信心。学院多方挖掘、细心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并通过树立自强不息学生典型、资助育人教师楷模等途径,将资源显化,有利于学生感知和吸收各种精神养分,促进学生的心灵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