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 努力培养“新工科”人才
2018年07月05日14时52分    阅读:15399
供稿单位 / 本站

立足新时代 努力培养“新工科”人才

——北方工业大学培养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探索与实践

面对新时代新特点新要求,北方工业大学以着力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立足传统工科院校基础,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积极探索和培养富有时代特点的有担当有作为精神的“新工科”人才,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

发展“新工科”的新目标

虽然在工程教育领域,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世界较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2016年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专业布点17037个。但同时也存在着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中较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这一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人才“供”与“需”之间的不匹配,传统的工程教育没有适应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工程教育必须寻求培养方式的转变。为此,学校确立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发展“新工科”的新观念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等,努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学校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发展“新工科”的新思路

为了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学校以增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能力为基点,提出了“四大工程”和“四大任务”,探索开展“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的建设不是单一学科门类之下的科研成果或者实验设备的比拼,而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彰显,学科综合、跨界培养、人文社科、理念创新、学校治理、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从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加以保障。学校深入贯彻国家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的工作要求,结合国家“双创”、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提升服务首都“四个中心”的能力,做好了“新工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四大任务”即:转变办学模式,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丰富办学内涵。“四大工程”即: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科技高地构筑工程,国际化办学领先工程,党建先进校创建工程。“四大任务”与“四大工程”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共同为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奠定基础。转变办学模式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制度保障;提升办学层次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关键指标;拓展办学空间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环境条件;丰富办学内涵是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内在要求。

发展“新工科”的新模式

工程技术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积极探索建设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本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学校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主动调整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努力形成专业新结构,培养“能用、管用、实用、耐用”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

学校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根据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和课程。进一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专业化创客空间。学校推动协同育人,努力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创新创业赛事活动等。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紧密联系工科发展与市场需求,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发展“新工科”的新途径

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是“新工科”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面临新的历史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以及学科交叉的“混血儿”不断涌现,传统工科分类之间的壁垒和差异将变得模糊,“新工科”建设势必打破“学科陷阱”和“路径依赖”,从过去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各学科之间协同共享。学校积极探索“新工科”的内核要点和外延重点,围绕学科专业新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内容开展实践,主动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工程学科专业的升级版,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在“学科交叉、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学校打通校内人才培养的壁垒,贯通学科专业、贯通培养方案、贯通课程体系、贯通教学运行,建立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供不同发展志趣、不同培养类型、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选择,并实现成绩统一管理、学分互认和学业信息共享。此外,学校强化学生的首都意识、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为促进学科交叉、专业融通,全校无论理工文法,都学习通用与公共基础课程,例如:大数据、知识产权、科技与艺术、人工智能等。同时,学校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摘选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7日,作者郑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