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常熟理工学院: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青春家园
2021年06月28日11时47分    阅读:2798
供稿单位 / 本站

QQ图片20210628081215.jpg

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1/6/25/art_57810_9860484.html

“基因编辑协会、创客菇苏、生物催化社、精酿社、功能食品研发社……你喜欢什么方向,就走进什么样的社团,这里有梦想的种子。”这段充满青春梦想的文字,来自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学生专业社团。这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育平台,以“理解学生需求、支持学生成功、助力学生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激发专业兴趣、拓展专业实践、放飞专业梦想。

2020年11月,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上,来自常熟理工学院的“‘菌果粒’新型羊饲料——菇渣与果渣的完美碰撞升华项目”一举夺得金奖,用“变废为宝”的创新思维,演绎了一个创业梦想的实践落地。“菌果粒”项目,就出自“创客菇苏”社团。

学生专业社团和“挑战杯”竞赛金奖,都只是一个缩影。在其背后,是常熟理工学院围绕“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系列努力。正是在这种努力下,“双创”教育以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无数大学生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成就一个又一个充满奋斗底色的青春梦想。

“项目”驱动双创实践

“一个上规模的食用菌企业每天产菇200吨,但随之也会产生200吨的废渣,传统的菇渣燃烧处理方式终将被禁止,如何把废渣变宝是我们团队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汤艺是“创客菇苏”社团负责人,也是“菌果粒”项目的主持人之一。2019年,她组织成立“菌果粒”羊饲料团队,针对羊养殖及菌菇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次开展市场调研并赴工厂实地考察,最终结合实验室研究,形成了一套废渣再利用的处理技术,成功将废渣转化为羊饲料,既有效解决了环境问题,也降低了农户的饲料成本。

“菌果粒”项目启动以来,曾先后获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一等奖,并入选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直至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在“项目”的驱动下,团队学生以赛促学,专业成果日益完善,最终完美落地,在服务地方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中贡献了青春力量。

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有80%的教师参加专业社团指导工作,他们结合学生兴趣将科研课题分解成不同的项目任务,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实验室,建立起由知识到能力循序渐进的一体化培养体系,指引学生开展研究式学习和项目化训练,带动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收获真知。

“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让我体会到强烈的学习成就感。”“创客菇苏”团队另一名成员宁天玉说,“我参加团队项目,跟随徐兵老师开展菌菇培育实验,几年来从学课本上的知识到实践演练,还在科研任务的需求带动下,主动学习了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平台”孵化双创梦想

“企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在大学阶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入专业实验室和专业社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谈及在校学习经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现为小米公司移动开发工程师的杨加康颇有感慨。

杨加康大二时进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所参与项目一度入驻东南大学生创业园,并多次带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华为AI应用创新大赛并获奖。大四时,他翻译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有关物联网操作系统Android Things的书籍——《物联网项目实战:基于Android Things系统》。2020年11月,他结合在校内平台的学习实践,出版了关于新生移动APP跨平台开发框架Flutter的原创书籍——《Flutter 开发之旅从南到北》。

任何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平台的支撑。常熟理工学院坚持面向全校学生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园、专业实验室、专业社团,通过进一步整合创新创业内外资源,打造更专业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一专业一课程”“一学科一赛事”“一学院一品牌”的“三合一”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全覆盖。

2020年12月,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立项建设,以此为契机,学校正在全力打造融“双创教学、实践训练、指导服务、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孵化转化”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流程教育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金课”培育双创能力

“金课的导向应要求分别从教、学两端同时推进教学改革。”关于“金课”(一流课程)建设,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徐健老师认为,“教师是推动教学开展的主体,所以教师端的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课程的重塑也就显得非常迫切。”

为推进“双创”教育发展,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积极改革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思路,推动教师探索学科竞赛项目课程化和课程学科竞赛项目化,打通“课内”“课外”边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再由课外反哺课内的双向良性循环,以此融通“课内”和“课外”教学,打造更贴近实战与应用的学科竞赛课程“金课”群,为学科竞赛人才培养体系注入更长远的发展基因。

徐健是学科竞赛课程“金课”建设的积极践行者。为应对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需求,他主动求变,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项学科竞赛进行内容迁移、凝练、改造与规范,内化为课程的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打造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系列”,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于2020年成功获认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金健老师是另一位“金课”建设践行者。他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集训内容与运行模式、对接课程的范式进行重组改造,面向参赛集训学生定向开设了公选课《数学模型》《数学实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强化专业应用,提升竞赛能力,最终指导学生在“202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本科组一等奖(国家级甲组)。

当前,常熟理工学院已打造形成众多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金课”。这些“金课”不分学科,没有专业的界限,往往成为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索”,引领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

“文化”营造双创氛围

“我们决不在书本里造车。”2014年,常熟理工学院“CIT车队”14名大学生喊出了这句响亮的口号。7年来,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CIT车队”成员始终坚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化为实践,从一个螺丝、一个零件做起,埋头设计加工,克服重重困难,以一年一辆新车的节奏,用自己的双手,先后打造出了七代方程式赛车。

“当初参加社团面试时,我们大一新生都争先恐后,深怕在一开始就掉队。”闫如玉是新加入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学生专业社团的2020级学生,虽然参加社团活动不久,却已深刻感受到专业社团的“魅力”,“现在我们已经在努力学习翻译英文文献和做实验实操了,有学长学姐带着,大家的劲头很足!”

文化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品质体现。在常熟理工学院,无论是项目团队,还是社团平台,都在一次次“双创”实践中凝练了自己的文化特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双创”文化。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文化节、创新创业峰会、创新创业沙龙,成立创新创业社团,以及承办各类大型学科竞赛活动等,在校园内外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据统计,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达30000余人次,包括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2020年,常熟理工学院更是以第93名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百强。

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及蓬勃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深化了专业认知,提升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对知识与技术的应用、实践动手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能力,也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实践育人的校园大环境。

“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常熟理工学院不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这种伟大的精神,引领大学生将创新创业“青春梦”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成长成才路上谱写一曲曲青春赞歌。

来源:《新华日报》 2021年6月24日 第10版

(纪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