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 A09版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商中尧 陈洁)近日,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江作军带队走访了苏州片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洽谈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多年来,常熟理工学院与苏州企业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以来,常熟理工学院始终坚持办在地方、服务地方,通过选派青年博士教师赴企业和地方挂职,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多元化途径,在扩大科技服务领域、拓展科技服务形式、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博士挂职 打通产学研用链条
去年8月,2021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入选对象名单公布,常熟理工学院44位青年博士教师入选。
苏州环邦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营汽车零部件检测的企业,该校汽车工程学院教师赵洋在该公司挂职期间,主要负责主持“国六车用后处理器热流振测试系统开发”项目,他创新研发的测试系统,大大提升了激振器、热流发生器等测试设备的可靠性能范围,让企业可检测的汽车零部件覆盖面从60%提升到了90%。
2019年至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共有70位教师成功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分别进驻地方的东南电梯、航天龙梦、三爱富新材料等70多家企业,与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48项,有力推动了地方企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
相对于科技副总直接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参与科技镇长团的青年博士教师则在促成校企产学研用合作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2020年8月至今,该校汽车工程学院教师董利明担任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昆山市千灯镇党委副书记。挂职期间,他多次带领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挖掘企业技术需求50余条,促成千灯镇与常熟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21年底,在几位挂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昆山企业与常熟理工学院已达成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92项。
团队优化 提升科技服务实力
针对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常熟理工学院从汇聚高质量创新人才入手,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整合、梳理现有人才资源,按照全校教师的专业领域、技术特长、意向对接行业企业等信息,创建起近400人的优秀科技人才库,并据此打造“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三跨”科研创新团队。
应文豪是常熟理工学院科技人才库中的一名青年博士教师,来自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教师有过多次科研项目上的合作。“一些企业项目可能既涉及软件,又涉及硬件,这就需要不同学科、专业的力量联合攻关。‘三跨’团队无疑提升了我们开展科技服务的实力。”应文豪说。
以人才库为基础,学校主动转变服务思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通过学校派出的科技镇长团成员或企业科技副总收集到的企业需求信息进行分享。针对企业面临的科技难题,学校快速、精准、高效地将全校人才进行“分组搭配”,以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组合找出科技攻关最优解,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企业中快速落地转化。
目前,常熟理工学院已有“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数据+”“农业现代化+”等近10个“三跨”科研创新团队,相关团队先后与龙腾特钢、中利集团等近60家地方企业深度对接,发挥交叉协同优势,以更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助推地方事业高质量发展。
平台拓展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2020年11月,在“苏州·中国声谷”全球推介会上,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揭牌成立,开启了常熟理工学院与常熟市人民政府“战略布局声学产业”校地合作的第一步,学校将围绕声谷建设需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常熟理工学院始终走在前列。早在2009年,学校便在全国率先探索基于“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后创建了光伏科技学院、电梯工程学院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行业学院。2019年以来,面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学校又相继打造了应急管理技术学院、纺织服装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学院、电商产业学院等。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常熟理工学院不断强化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的产业特色,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确保学校人才产出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衔接,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新的产业发展环境下,常熟理工学院还不断加快平台拓展向更高能级转型,推进与地方行业、企业间的多形式合作平台建设。去年7月,中纺联检纺织服装质量管理培训基地在该校揭牌。同年10月,学校“常熟纺织服装行业协同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功入选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2021年年初,常熟市与常熟理工学院签署了《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校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开创了校地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了产创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拓宽了产才融合共育的新路径。
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士中表示,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学校、行业、企业的“共同体”发展形态日益明确。常熟理工学院将持续丰富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不断加强校地合作的全链条治理、全维度建设、全要素供给,全力促进地方产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