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2年也是中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筑牢全民生态意识,5月19日,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依托笃行讲堂平台联合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举办“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多样性科普宣教活动。活动邀请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轩波博士为青年大学生带来一堂生动活泼的生态环保信仰公开课。活动由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徐徐主持,苏州湿地站冯育青站长、常熟市湿地站戴惠忠站长、常熟生态环境局法治宣教科法晓红副局长、吴彩华科长、苏州林学会范如宇理事长、南京大学常熟市生态研究院自然教育中心张灿副部长以及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蒋超出席,生物学院2020级和2021级学生参与讲座。
常熟位于江南水乡,湿地资源丰富,总湿地面积为2.9921万公顷。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蓄水防洪、涵养水源、物资供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张博士在讲座中为同学们展示了我国湿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演变,用鲜明的数据告诉青年学子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并以南京、苏州、盐城等城市为例介绍了湿地保护修复成效,肯定了苏州领先全国的湿地保护工作。他感慨到:“看到修复的湿地中,白鹭进入田间觅食,与劳作的农民形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田野画,让我感到湿地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线上讲座现场
面对新时代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蒋超鼓励大学生要怀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科学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积极参与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会中,莘莘学子看得入神、听得认真,讲座累计获得点赞5.3万。会后,学子们积极举手提问,张博士一一回答了相关问题。
据悉,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一贯坚持生物多样性宣传科普工作,集合多方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爱鸟周、“水玲珑”节水护水志愿服务、“芦之魂”生态大保护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水玲珑”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活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