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2023年07月19日09时25分    阅读:6643
供稿单位 / 本站

微信图片_20230719092352.jpg

7月18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务本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专题学习会,围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集体研讨。校党委书记王培君主持学习会,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

微信图片_20230719092404.jpg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惠钢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作重点发言。他指出,“两个确立”作为一种政治共识,应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具体工作与重大政治原则上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结合学校发展,就是要在开拓创新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也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魄力,围绕目标踏踏实实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提高处理现实困难问题的能力水平。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把“想作为、能作为、好作为”落到实处,在推动申硕攻坚和一流应用型大学创建中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人事处处长钱斌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计划的重要论述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的认识,提出学校应加强能源动力交叉学科建设,构建双碳专业集群的建议。他从能源动力交叉学科建设、能源动力类专业群建设、新能源技术平台建设三方面提出主要建设举措:积极布点,打造新能源学科专业特色板块;培育硕士点,实现科技成果的突破;政校企行,实现利益融合;外引内培,实现人员融合;共建平台,实现资源融合;注重科技交叉,实现科技融合;成立“双碳”经济研究中心。

校团委书记吕玉表示,学习习近平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后,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研发人员的关注和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对从事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团务工作者来讲,也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政治引领”这一关键课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对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穿透力,帮助广大团员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念、明晰人生目标;要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举办理论宣讲、主题团日活动、专题读书班、联青服务日等多种方式,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讲清楚;要深刻领悟“走在前、做示范”这一重大定位。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在自学的基础上,围绕专题、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认识和体会。

校长姜建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王培君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心江苏的发展,对江苏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四次到江苏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我们作为省属高校,扎根苏州办大学,要深刻领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深刻价值意涵。王培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科技现代化,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从四个方面去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水平:一要通过学科建设,引领全面高质量发展。虽然教学改革试点走在同类高校前列,但科研创新动力不足是我们的短板,要提高科研创新水平,推动多方面、多角度发展;二要定位应用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学校近几年科研成果不错,如何更好地进行成果转化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三要挖掘企业科创人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苏州500强研究型企业很多,各部门各学科要强化校企联合,借势、借力、借人,推动企业科创人才进校,创造更多成果,提升学校影响力;四要推动制度机制的创新,让制度机制更好地为科研服务。一方面,围绕“应用型高校”特点,推动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分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用好职称评审这个指挥棒,多方面兼顾,且守住底线,同时确保干部聘任时导向性鲜明,用好“双落户人才”政策。

(汪思敏/摄影 翁丽霞/供稿 严妍 尤小红/审核 南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