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教融合的践行者
——王玉丰教授访谈录
【人物小传】王玉丰,男, 1977年11月生,辽宁鞍山人,满族,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教授,2004年获得安徽理工大学化工工艺专业硕士学位,2018年来我校工作,现任常熟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上海纳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主要研究功能膜材料相关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转化,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件,专利技术转化产品11个,先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和全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百校之一,常熟理工学院有一支“多向交流、科教一体”的师资队伍。2008年,学校全面实施教师企业研修、科技镇长团、企业双创博士、企业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政校企行人才多向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与政府、产业、高水平同行的交流互动,拓展学术视野,实现分类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王玉丰教授就是这样一位产教融合的践行者,他作为负责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总经理,2018年进入我校工作,组建师生协同创新团队,攻克技术难点、开发项目转化产品……他平均每年驾车行驶5万公里,奔波于学校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产与教”之间的桥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玉丰教授。
记者:据了解,您之前在企业任职总经理,负责技术研发,产品也获得了市场认可,那为什么又选择进入高校呢?
王玉丰:因为我在企业里分管技术研发和生产两个部分,了解毕业生刚进入企业时呈现的手足无措的状态,所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做点事情,也实现自己最初对教书育人的向往。
记者:企业和高校有所不同,在高校新的岗位上您适应吗?有没有遇到挑战?
王玉丰:是的,企业和高校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就某一件事情而言,企业处理事情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进入学校后我有段时间不太适应新的节奏,遇到最大的挑战是教师间如何短时间形成团队,如何以团队的力量来攻克难题。我解决的办法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努力团结同事,互帮互助。
在企业生产一线调试
记者:您如何看待产教融合对学科、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王玉丰:我在企业截至目前已经工作了17年,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企业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应用型人才。
我们国家每年毕业数百万名大学生,然而一毕业就能适应企业工作,或者5年内能发展成为管理或技术骨干的少之又少,为什么?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或多或少存在脱节现象,一部分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要么是固化的,要么是20年前的知识,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是我们应用型高校需要考虑的,产教融合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道路。产教融合,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培养的人才在毕业的时候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才能明确要与时俱进更新课程体系。
协同创新研究院推进会
记者:您现在做的产教融合项目有哪些?有哪些技术上的创新突破?
王玉丰:2019年,由本人牵头,常熟理工学院与上海纳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学校成立了“纳尔股份(常熟理工)功能材料协同创新研究院”,研究院致力于人才培养与项目开发(转化)协同发展,目前已形成由青年教师、在校大学生和企业研发人员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团队共有青年教师5人,学生55人,企业技术人员21人,共计81人。
企业开发项目与高校常规工作最大的不同是时间紧,要求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这样就对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日常积累大量的项目开发经验和工艺数据。围绕这一目标,纳尔股份有限公司与学校发挥各自优势,在协同创新之路上生根发芽。目前团队已经形成了由青年教师设计,学生实施,企业技术人员转化,青年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的循环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截至目前,累计转化重点项目4个,其中隐形自修复功能膜产品,目前已经在企业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转化,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共同开发的可移除背胶产品也成为公司的爆款产品。
汇报协同创新研究院工作进展情况
记者:研教互促,您是如何将产教融合的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上的?
王玉丰:一是根据业界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的制定与完善,全程邀请相关业界专家参与,体现产教融合发展理念;二是企业深入专业,专业深入企业,以上海纳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首先是高层次人才互聘——专业聘请企业高管为客座教授,以企业实践经验指导教师,企业聘请专业负责人兼任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实现融合发展;其次,项目互溶——企业每年设立研发项目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聘请指导教师为项目负责人,学生,教师、企业三者共赢发展;然而,在企业设立“博士讲堂”,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沙龙活动,与企业互通有无,协同创新;最后,企业成为专业的五合一基地,成为专业发展的重要伙伴。三是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面,积极引进企业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走上讲台,分享管理、创新、团队经验,促使学生了解企业所需,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参加产品推介会
记者: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培养契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您作为在企业一线成长奋斗起来的企业家型教师,您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最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
王玉丰:作为专业负责人,我认为产学研和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要,产教融合发展才是多赢之路,如何将企业工程理念与需求贯穿到学生的培养中,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2021年,我主导建设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实训中心建成,中心将缩小版的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生产现场搬进了实验室,并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相关产品、相关技术、相关工程知识,让产教融合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花结果。
除了在专业课程上贴近企业,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和领先技术,我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2)在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3)团队能力和管理能力;(4)基于现有技术的学习能力,再创新能力。
记者: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王玉丰:作为教师,应该打开思路,切勿闭门造车,一定要走出去,接触业界,打开思路。同时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工程实践经验,横向项目开发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采访后记:
一、记者和王玉丰教授的采访交流主要是在线上进行,前后持续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王教授不是在企业就是在去企业的路上,又或是在实验室埋头工作。从他忙碌的状态和言简意赅的回答中,记者切身感受到了他的身体力行与积极探索。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乃鹏这样评价王玉丰教授:在学校,他做立德树人、传道授业的好老师;在企业,他是学思践悟、攻坚克难的技术主心骨。他组建团队、研教互促,架起了“产与教”的桥梁;他是“多向交流、科教一体”的高校教师典范,是产教融合的践行者;他用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履行教书育人的初心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
二、常熟理工学院始终坚持校地互动、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深化产教融合。2009年起,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率先探索以校企合作教育项目为载体的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启动行业学院2.0版(现代产业学院),先后创建了11所面向产业急需、行业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学院,历时十二年的探索实践,建构了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现代产业学院”已经成为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张“特色名片”,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国内同类院校普遍关注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