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三循环”助推机械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0年04月17日13时37分    阅读:5025
供稿单位 / 本站

【编者的话】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谋划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从本学期开始,学校特别推出《高质量发展》专栏,宣传报道各学院、部门在对标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如何明确目标,对照差距,找准发展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并精准发力抓落实的思路与举措。

五行楼1.jpg

“机械”作为工科之母,内涵的丰富与问题的复杂性始终相伴。智能制造发展的当今,机械工程学院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发展要求。同时,必然对人才培养、学习方式、教育模式、学生学习能力、教师科研以及职业发展等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学生的培养不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进入“实践—启发—再实践”这一循环,从中掌握工程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教师的科研不再是单兵作战与论文,而是进入“团队--项目--团队”这一循环,将团队的研究与应用可持续;教师发展不再是模糊型与无目标性,而是进入“任务—肯干—任务”这一循环,从中体会成就教师发展的喜悦。

人才培养:“实践—启发—再实践”

关键词:托底能力

过去一段时间,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在实验室做过项目经历,也很少有教师长期指导学生创新与科研活动,这些都偏离了工程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如何让学生进实验室、长期以实验室为家,从中体会“实践—启发—再实践”的快乐与成长。首先,结合学院实际,明确机械类的学生培养的核心能力,即(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电梯工程、智能制造、3D绘图分析,这些包括基础能力、应用能力、集成能力、特色能力等。其次,实验创新平台构建,在去年建设完成的非并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一期)基础上,今年学院正在反复论证智能制造专业(创新)实验室、3D创新与设计实验室(俞亚鹏校友和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模块化制造生产专业创新实验室、机甲师大赛RoboMaster实验室,这些平台资金来源包括校友捐赠,企业捐赠,政府支持等多渠道。这些实践平台是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地,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实验地,也是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实践区。再次,学院组织并启动了核心能力的课程群建设,这是最艰巨、最具有挑战,也是最长期的任务。为此,学院出台了《机械工程学院“强基工程”课程群建设方案》,明确以保证学生“托底能力”为基本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群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核心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与考核,严格课程管理,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以 “实践—启发—再实践”的工程能力培养驱动路径,以课程群建设为中心,明确“人、课程、实验室”三合一,做到一层皮,对标一流课程,实现机械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启发”源于《论语· 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学然后知不足”,“实践”然后更知不足。这是创新创业训练实践作为“托底能力”或曰“核心能力”托底实践的出发点、落脚点。

实践1_副本.png

教师科研:“团队—项目—团队”

关键词:科研圆半径

科研如同一个圆,圆心是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与研究基础,这一点是根本,在研究性大学重视,在我们这种层次大学更加要关注。由此圆心向外延伸画圆,半径是一个变量,它受到人才、政策、技术积累等多子变量的影响。如何把这些子变量进行优化、整合,以最小的成本把圆画大,做到学科特色与专业特色的一体化,是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发展近年来的尝试。一年多来,围绕“团队--项目--团队”这一实践思路,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为对象,实现电梯团队、轴承团队的健康运行,我们也认识到,只有借力企业力量,圆内外共同发力,才有可能把这科研圆画大,画得出彩。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科与专业重点打造的方向是轴承与电梯,分别对应的是我院机械工程专业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也分别对应江苏省高校机电产品循环利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江苏省电梯智能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每个副(pair)做到一层皮和一个核心。2019年,机械工程学院与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的项目“废旧汽车高效资源化拆解回收关键技术及自动化成套装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排名第三);同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项目“大跨度高可靠性智能斜行电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排名第二)。目前,学院与常熟长城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申报2020年省部级奖项2项,实现机械学院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项目”生成扩展与“科研圆半径”的外延推进是相辅相成的,也昭示着“团队”的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体现出三者同频共振、共同发展的关系。

团队1_副本.png

教师发展:“任务—肯干—任务”

关键词:分类定位

根据学院教师能力结构的特点,对学院的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进行了分类的能力培养试验。结合去年的柔性制造系统(FMS)实验设备二次改造,王林博士对工业机器人的故障、调试与编程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这为今年的智能制造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工业机器人学生创新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如进校近5年的满增光博士,一直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利用博士期间的AGV小车的研究基础,在学院的机甲师大赛RoboMaster实验室开创了一片天地,目前,常驻RoboMaster实验室的学生规模超过30名。这些博士,在机械工程学院还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有任务、就肯干,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通过“任务—肯干—任务”这一循环,重新定位,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也体现了学院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肯干”的前提是“能干事”,理想状态自然是“干成事”,但是学术角度上的容错纠错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它是最终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同时,新时代新形势下必要的、能动的包括人在内的重新定位、分类培养自然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合理要求。

事实上,共筑 “智能制造工程梦”,这个“梦”需要全院师生的全心投入与持续编织。机械工程学院的2020-2025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141”三步目标建设:2020年,主题确定为“规范制度建设年”,力争在教学、科研、教师发展、学生创新创业四个方面制度相对完善,让教师热爱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行动自觉。2021年-2024年,教师国际化背景、工程化背景能满足当今教学、科研所需;学院本科教育质量可控、(电梯、轴承)行业特色显著;实践教学体系能满足学生提供个性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科与平台基础进一步厚实;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2025年,学院各项治理体系相对完善,学院在师资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总体在省内同类学院位于前列。

任务1_副本.png

(徐本连/供稿 吴涛/审核 伍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