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对强化大学生对学校制度和国家制度的认同、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材料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形成了“六化”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办法,为进一步促进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科学认定事关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资助对象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材料工程学院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前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摸排工作。一方面通过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精准掌握建档立卡、孤儿、残疾、低保、特困救助等5类特别困难学生的相关信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给予精准评定;另一方面充分借助班主任、班主任助理获取该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尤其是因疫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家庭突发变故情况;此外,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和帮扶措施的宣传上,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全面覆盖,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掌握资助政策、享用资助措施;最后,按照学校制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和流程,及时准确有效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助学金评定“公平透明化”
奖助学金的评定事关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的提升以及资助工作激励人心、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作用的发挥,事关学生在校期间的切身利益,更事关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一方面,材料学院通过学院网站、QQ群等多渠道全面宣传学校和学院相关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和奖助学金评比办法,保证每位学生知晓、掌握相关奖助政策,做到心中有政策、行动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另一方面,学院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学生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工作涉及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的整个流程、重难点、解决对策进行充分全面解读,为奖助学金评定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最后,学院畅通学生奖助学金评定的申诉与争议解决机制,充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所有评定结果均经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借助奖助学金评定,引导全院学生形成比学赶超、互学共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勤工助学岗位“育人化”
勤工助学岗位对学生经济压力的缓解、学业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材料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设置了10个实验室助理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借助实验室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学习、热衷学术、追求真理、奋发图强的良好习惯;设置1个学工助理的岗位,帮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基本技能与交往智慧,在勤工助学岗位做出贡献、提升能力;此外,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部门的勤工助学岗位,动员并推荐学生积极参加、努力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位的育人育才效果。
贫困学生资助“多样化”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动态变化与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状态联系密切,对两种情况的即时掌握以及对学生的及时关怀事关资助育人效果的持续发力。材料学院建立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动态申报机制,借助班主任、主要班干部这支队伍动态反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突发状况,尤其是学生家庭因病、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重大事故导致的经济困难情况。对相应学生给予临时困难补助,2019年共临时补助家庭突发事故等情况的学生80余人,资助金额约2万元。此外,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还通过手机流量补助、书籍赞助、生活用品资助等多样化资助形式,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燃起奋斗的火花,激起拼搏的动力,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精神激励“常态化”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精神激励,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层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必不可少。学院一方面针对全体学生经常性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对全体学生干部每学期开展团队辅导活动,激励全体学生干部在自身具备良好心理状态的同时带动班级和学生组织其他同学,共同养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昂扬的斗志过好生活的每一天;此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实行单独的心理辅导和精神激励,借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力量帮扶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均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不懈奋斗。
特殊学生帮扶“重点化”
对重点学生的重点帮扶对确保资助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育人育才工作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材料学院一直积极通过寒暑假贫困生走访活动给予特别困难的学生及其家庭送去特别的温暖和帮扶;通过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座谈会,激励孤残、低保、建档立卡、特困救助、因疫情或洪涝灾害返贫的重点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在学校的资助政策帮助下顺利成人成才;通过学校给予的新生爱心大礼包,给予重点学生特别关爱,帮助他们渡过各种难关;通过助学贷款政策解读和诚信还贷主题教育,帮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掌握贷款相关政策,解决其还贷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和烦恼,激励其奋发有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最终通过各种途径帮助重点学生渡过难关,顺利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