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暨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2024年03月14日22时55分    阅读:2728
供稿单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江苏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工作要求,3月14日上午,学校在学术交流中心组织召开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李俊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云霞、院长朱卫卿出席会议。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陆波主持,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王淦昌故居、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等15家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应邀参会研讨。

A34X8893_副本1.jpg

研讨会伊始,朱卫卿汇报了共建首批基地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工作情况,两年来学院先后在常熟市共建12个实践基地,组织了15次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带领1000余名大学生分批次走进红色场馆、基层村社和优秀企业。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与学习,大学生们厚植了家国情怀、增长了知识才干,同时为思政课教师积累了教学科研素材、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学院积极打造实践育人品牌,近期组织编撰《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汇编。学院教师发表有关基层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等相关论文42篇,获批省级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以实践基地为素材,学院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市厅级以上奖项4项。他指出,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行动,为构建高质量思政育人平台、提升思政育人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

微信图片_20240314214159.png

李袁村党委书记袁新春在交流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李袁村的人文历史、乡村振兴规划等村情村貌。他表示,将努力搭建好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元素,为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计民生、回应时代召唤、践行青年担当提供有力支撑。新签约基地代表、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党委办主任张炜晨认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作为企业将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助力大学生在思政课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茁壮成长。各基地负责人分别围绕如何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方案;如何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教育”模式;如何充分发挥常熟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拓展“大思政课”建设的阵地资源,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把思政课的道理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进行交流发言,并提出建议。

微信图片_20240314214125_副本.jpg

李俊峰对各实践教学基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期重点工作。他指出,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推动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表示,一要找准思政课改革的创新点,其中之一就是要让青年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内外联动,有效凝聚学校与社会的育人合力,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二要用心用情上好实践课,做好实践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构建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如何讲活思政课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厚植情怀、开阔眼界,真正去了解社会、增长才干。三要理顺成效和成功的关系。目前,学院策划的“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初具规模和影响,但对标思政“金课”仍有较大差距,成效尚不明显。要及时调研分析实践教学改革中师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提升了什么,不断总结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完善。

李俊峰为15家实践基地负责人颁发了校外指导专家聘书;朱卫卿分别与碧溪街道、董浜镇智林村、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代表签订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一一授牌。

本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实践育人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抓手,充分利用常熟本土教学资源,丰富思政课育人模式,不断开发各个基地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创业精神等,全面加强协同育人,持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学校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与各家基地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服务于地方的能力与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

微信图片_20240314214149.jpg

颁发聘书

微信图片_20240314214154.jpg

签约授牌

微信图片_20240314214039.jpg

合影

(卫卿/供稿 朱卫卿/审核 南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