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常熟理工学院:打造心理育人新格局,构筑心理安全“防火墙”
2024年06月28日22时25分    阅读:214
供稿单位 / 本站

常熟理工学院积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坚持促进发展、防治结合,全面构筑“全通道”“全生态”“全时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向上向善的健康心态。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迈向新台阶。学校自2012年开始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校内遴选,坚持“谁行谁才上”,杜绝“谁上都行”;坚持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研究;开设《大学生恋爱心理学》《音乐、影视动画与心理成长》等心理选修课,制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课、心理情景剧,增加课程资源供给;开展集体备课以及任课教师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功能。

心理健康实践育人创设新典范。坚持五育并举,将“德育、美育、智育、体育、劳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合深化心理育人实践体系建设,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构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纵向贯通全年级,横向覆盖多时段常态化开展“3.20咱爱您”“5.25我爱我”以及“12.5要爱我”等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实用性与适用性的心理育人实践项目。2024年春季学期开展了睡眠健康主题讲座、伟大建党精神大讲堂、十佳心理委员评选、大学生心理漫步打卡、情系江南三行情诗以及土布·端午香包手工制作等育人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氛围。

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打造新平台。学校将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布局,优化心理咨询环境,积极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咨询空间。坚持教育引导,利用校园广播“每周一说”活动宣介心理健康知识,破除学生中长期存在的“病耻感”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求助,理性面对心理困惑。广泛宣传校内外心理援助渠道,设计精美的心理援助贴士,在每一个学生宿舍进行张贴,学生有心理需求时第一时间可以得到“心有所助”。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和心理救助绿色通道,2024年春季学期共接待学生来访167人次,心理访谈870人次,热线6起,转介9人次,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心理援助。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展现新高度。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联动;加强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打造示范(星级)心理辅导站;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普测和心理危机排查,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画像,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坚持制度引领,进一步完善心理育人工作各项制度,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建设,落实学生“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加强医校协同,与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发挥医校合力,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救助服务;利用大数据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收集、分析、评估和预警工作,精准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守牢心理育人的基本安全防线。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构建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理工”新人。

(张秀杰/供稿 孔爱峰/审核 知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