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恬静幽雅的苏州第十中学校园里,在剔透玲珑的瑞云峰畔,我们与我校校友、“诗性教育”先行者、原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相约,聆听他讲述关于“诗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他说,学校是美的,教育是美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
萌芽:曾经的曾赵园
1978年的春天,柳袁照踏进了曾赵园。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在常熟理工学院这处曾经的校园里,度过了难忘的大学生活,也开启了他的教育之路。
高等教育重新起步之初,办学条件很是艰苦。在后来的一篇散文《曾经的曾赵园》中,柳袁照曾回忆起当时简陋的教室、食堂,以及由教室改造的、可以住三十多人的“宿舍”。但艰苦从来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心中有“诗情”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曾赵园是个典型的苏州园林,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的曾园,曾是《孽海花》作者曾朴的家;赵园则是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盛宣怀的家。在柳袁照的眼中,曾赵园充满着诗情画意。教室与食堂间的池塘,塘上的九曲回廊,池边琴房里悠扬的琴声,春天水面上嫩绿的荷叶,夏天满塘摇曳的荷花,以及每天日出日落时的朝霞和晚霞,都被他望在眼中,记在心里,无时或忘。
还有那些来自各地,年龄参差不齐,但一个个充满激情且博学多才的老三届同学。他们和柳袁照一起,共同演绎了一段最淳朴的校园生活。学校应该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这诗意所蕴,不只在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还在于生活在校园里的人,以及发生在其中的所有美好的故事。
曾赵园的求学生涯,于柳袁照而言,是一段有着非凡意义的岁月。在《曾经的曾赵园》一文中,对于作为自己母校旧址的曾赵园,他后来说,到这里来,已是一种期待,是心中的一份念想。因为他的诗情在这里涌动、蓄积;他关于学校、教育的所有美的、诗意的理念也在这里萌芽、生长。
二十多年后,当他成为苏州第十中学的校长时,这份对曾赵园从未中断过的念想,让他开启了“诗性教育”的实验,打造了“最中国”的校园。
积淀:岗位成才
柳袁照对于诗歌的喜爱出自天性。早年读书时,他甚至上任何课都会把与诗歌有关的书放在课桌上,还曾多方搜集杜甫的诗作及研究资料,准备做研究杜诗的专家。
但走出大学校园的柳袁照,却并没有让自己只是简单地成长为一位诗人。因为从此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他,有着一个更为笃定的理念:必须要岗位成才。“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认真地做好这个岗位上的工作。”他说。
柳袁照的教育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12年做中学语文老师,然后11年在苏州市教育局做行政工作,再然后做了15年苏州第十中学的校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坚持“岗位成才”的理念,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前两个阶段的工作中,他甚至一度把对于诗歌的情感“冷冻”起来,只为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在中学教师岗位上,1989年他的语文论文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他还参加苏州市德育论文竞赛获得过一等奖。他任教一个班级里,曾有两个学生获得全国创造杯特等奖。
在教育局岗位上,他潜心研究国家、江苏省以及苏州市的教育政策,参加过全国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锻炼了宏观的教育思维,后来还根据工作经验写了《凝眸苏州教育》,对苏州市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作出准确判断。
表面上看,这两段工作经历中,柳袁照“冷冻”了自己洋溢的诗情。但诗性从来有如跳动的火焰,又如何能够轻易消逝?关于“岗位成才”的理念,柳袁照还有着更具深远内涵的诠释:“个人的爱好,一定要和岗位结合起来,真正的理想才能够实现。”
先前的两段工作经历,为柳袁照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之后,他将迎来内心诗性的“复苏”。当曾赵园与苏州十中相遇,一样充满诗意的校园,一样淳朴的校园生活,似乎是归来,却又从未离开的他,成为了一名诗人校长,走出了一条“诗性教育”之路。
实践:最中国与诗性教育
“这个园子的诗情画意,以及文化底蕴,唤醒了我之前沉睡的诗意。”柳袁照说,“然后我写下了到十中后的第一首诗。诗题是《风景》。”
过去的我是一只不疲倦的鸟
一朝醒来我突然变成了一棵树
一棵再也不走
再也不顾盼
再也不漂泊
再也不浪漫的树
从鸟变成树
是一种痛苦
一种失落
一种悔悟
是与天地的默契
也许我会天长地久地站成一块化石
也许我会站成一道风景
《风景》写出了柳袁照一度“忘却”诗歌,但诗意又最终在沉睡之后苏醒的心境。从“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到“一棵再也不走的树”到“一块化石”,再到“站成一道风景”,物象与意象变幻的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缱绻诗情,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
外界对于苏州十中的评价,可以概括为七个字,“最中国”和“诗性教育”。
柳袁照用三个关键词阐释了“最中国”的涵义:“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校园建设上,他以吴文化、苏州园林为风格基础,全力保留明清、民国以来的古老建筑,让整个校园无论从哪个角度望过去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润着本土传统优秀元素,展示出中国文化自觉的精神。
而于传承、弘扬校园的文化精神之外,柳袁照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这里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他真诚地希望:“在最微观的学校领域内,实现我们民族的教育理想。”缘着这个愿望,他赋予他所推行的教育实践三个核心关键词:本真、唯美、超然,并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的“诗性教育”理念。
柳袁照认为,“诗性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让学生顺其自然发展的一种契机,是以培养学生有情怀、有担当、有原创品性为目标的一种直抵心灵的教育路径。
“我当十中校长期间,几乎所有的师生都可以写诗。”柳袁照说,“但我跟他们讲,写诗不重要,成不成为诗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诗人的情怀,是拥有一种不雕琢、不做作的体现本真本色的淳朴的赤子品性。”
视野:边界上的诗人校长
很多人都说,柳袁照是一位诗人校长。
这个称谓形象地诠释了柳袁照所执守的“岗位成才”理念。正是因为把自己满腹的诗情,与校长的岗位结合起来,他才会去用心呵护十中的古典园林之美,才会把百年校园的历史、文化融入每一个园林建筑的细节,并从中渗透出充满诗意的教育理念;他才会带领满园的师生去拥抱诗人的情怀,去追求赤子的品性;他才会让自己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断行走,努力做到成才与升学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柳袁照很喜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不仅仅是做学业上的校长,不仅仅是做校园里的校长,而是要做一个能够让学生在这里实现完整的、丰富的、美妙的校园生活的校长。”柳袁照说,“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校园里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完整的人生,因此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工作范围内,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人生。”
曾经有媒体让柳袁照评价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柳袁照为此写了一首诗,诗题是《边界上的人》。他解释说,人往往能在边界上获得最大的半径,因为东南西北你都能看得到;这也类似人们乘坐飞机飞行在高空中,在突破了山川河流的限制后,人的视野会变得更为开阔。
“做教育的立足点要好,既要有开阔的视野,也要有对岗位的虔诚之心,努力把自己的优势、特点发挥出来,融入本职工作中去。”柳袁照说。
在柳袁照看来,所谓“最中国”,所谓“诗性教育”,所谓“诗人校长”,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做教育首先是要做人。这个理念与校长有关,与满园的师生有关,与校园的全部文化传承有关。当所有这些相关的元素都深深地交融在了一起,教育便进入了她最美的境界。
就像他写过的一句诗:
“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是我幸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