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上午,随着专家组长宣布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反馈会结束,会场里响起长时间的掌声。此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员们连续长时间的加班工作,身体是疲惫的;回想起专家们对人才培养特色的肯定,心情是喜悦的;作为同类院校率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心里是自豪的。这样的场景,对自动化专业,这几年已多次出现。
一、实干攻坚,推动“卓越计划”顺利实施
2012年2月,当得知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后,教学团队在高兴之余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应对接踵而来的挑战,通过调研分析诸多困难,他们决定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成立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合作教育联盟为突破口。团队全体动员,按照分工,利用3个月的时间走访了长三角地区20多家智能制造领域的优秀企业,向企业介绍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意义与政策,探讨企业的人才需要,商讨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起初,很多企业对“卓越计划”不理解,对常理工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持怀疑态度,但经过多轮次诚意协商,终于与团队达成共识,愿意投入到与自动化专业的合作教育中。
2012年5月,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合作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专业负责人徐惠钢提出“要将卓越计划的实施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持续动力”,校企双方对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开发、教学方法设计、校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企业工程师承担企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等各方面逐一落实。“学习企业的工匠精神”,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利用假期主动到企业锻炼、参加企业技术攻关,组成课程组合作开发课程,取长补短,与工程师交朋友。伴随着与业界的深度合作,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实践体系、教学大纲、联合实验室等各方面体现出了鲜明的合作教育特征,教学内涵不断深化,很好地实现了课内外、校内外培养的衔接,学生成长为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都过硬的 “准工程师”,备受企业欢迎。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严桂经理说“我们与常熟理工学院合作,为非标自动化行业培养了70多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有26名毕业生在公司扎根和发展,有的成为高级工程师、有的成为工程主管、有的成为项目经理,他们都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谢启老师对团队的辛勤付出颇有感触,“当初面临的困难很多,团队成员坚守实干奉献的精神,按卓越计划的要求,高标准的开展顶层设计、不断地持续改进,保证了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基本上都能成为企业工程师的小帮手,现在苏南地区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要求加盟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毕业前1年就被企业预定了,我们看到自动化专业的长足进步,更为同学们的成长感到欣慰。”
二、乐于奉献,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自动化专业从2013年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也走上了一条学习、研讨、提高、改进的道路。2014年递交“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 2015年自评报告审核不予通过,2016年再次递交自评报告和专业基本状态数据,到五月接到暂缓进校的通知,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因为此前两年多时间中,大家放弃大部分节假日,反向重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落实学生为本、持续改进的理念,自我评估可以达到认证的要求了。
短暂的失落之后,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徐惠钢院长和大家一起分析了各方的意见,认为这次自评报告的反馈意见是要求修改而不是终止,有机会在7月再重新提交自评报告,在此期间就是要理解专家意见的内涵,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自此,到七月底,团队组织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交流学习,通过当面咨询、电话、微信等方式向专家请教,以及组织研讨,开展专题培训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要做的工作太多,时间实在太紧,有好几次团队老师凌晨出发,赶十多小时的路去赴与专家领导的二十分钟约见,然后半夜才回家。终于,8月底传来了好消息,自评报告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电气委员会的审阅,下半年会安排专家进校进入现场考察阶段。
2016年9月开学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开始全力准备专家进校的各项工作。从教学大纲的修订,材料的准备,到教师、学生、校友的培训,环境的改造等多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11月,组织了校外专家的预评估,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达成度计算的理解、课程学分比例等,这恰是考查的重点。而当时前期负责毕业要求达成度计算的老师又在德国交流,这时李向丽、鲁明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在德国的许仙珍、陈飞配合,利用两地时差连轴工作,提前完成了达成度计算,为后续的工作争取了时间。负责课程体系的刘叔军长时间工作也生病了,无法参与后续工作,工作就由多项任务在身的谢启接替下来。陈景波、刘燕、蒋超、钟黎萍等既要负责自评报告的修改,又要指导支撑材料的准备,还要参加学生、校友培训等工作;饶莹心负责教学档案材料的整理,既要细心,又要耐心,还需要体力:为了专家调阅资料方便和较好的视觉效果,经常独自把材料搬来搬去,反复琢磨。
在临近专家进校的一个月中,徐惠钢带领团队在会议室集中办公,有问题马上一起讨论解决。这样夜以继日地持续到专家进校前,终于完成了预定的整改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保障了专业在现场考察中顺利通过认证。
三、永不自满,将工匠精神进行到底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自动化专业先后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自动化类)、“十二五”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项目、省“先进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建设项目,团队也逐步成长为师德师风优良、教学理念先进、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显著、团结凝聚力强的学习型团队。
2017年,在多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基础上,团队总结凝练了“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工程认证为依据的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团队的老师非常敬业、执着,秉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坚守实干奉献,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为自动化专业的建设贡献力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的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鞭策。”徐惠钢说。
2018年,自动化专业已经参加了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验收工作,获得了专家的好评,一致给出实施成效显著的结论。自动化专业还将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复审工作,这又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老师们有信心再次实现自我超越,同时也做好了参与教育部即将推出的“卓越拔尖计划”2.0的准备,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让专业建设更上层楼,为学校人才培养,为“新工科”建设再添一份力。
此外,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于2017年荣获“苏州市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并于2018年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