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依托志愿服务构筑实践育人新高地
2020年04月22日13时43分    阅读:5711
供稿单位 / 本站

QQ图片20200422134521.png

社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社会教育资源,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是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要注重调动社区居民和大学生双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和常态化。

捋顺历史脉络

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中,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经历了从萌芽到全面发展的阶段。随着志愿服务逐步实现专业化、信息化和项目化发展,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发挥正在由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更多向社会治理领域转化。社区志愿服务正在变成社会治理的有效构成和有生力量,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时指出,志愿服务要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和基层的“最小细胞”,正在成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

社区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和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凸显,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存在感要到社区去获得,在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提升。

重视育人功能

社区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资源和平台。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化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育人实效性来讲,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开拓了新途径,建构了新平台,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进行延伸,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加强对国情、社情的认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拓宽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从大学生自身发展成长角度来讲,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能够培养其社会参与意识,加深对社会的全面认识理解,有助于大学生在离开校园后尽快地融入社会,能够加速从学生身份向社会工作者转变的环节;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质、乐于奉献的情怀;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团队组建、人员招募、活动开展、资金筹集、项目宣传等多个角度的实践,有助于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磨炼意志品质。

引导“双向受益”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涉及社区成员和大学生两个主体,在内容设计上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色提供志愿服务菜单,由社区根据需求进行匹配;社区也可以提出特殊需求由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个性化承接。

要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专业化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具有相对专业的服务内容,比如,针对老人,志愿者要掌握老人的心理发展特点,懂得如何与老人交流;针对残疾人,志愿者要具备基本的服务残疾人的技能和方法,了解残疾人的心理需求等。第二层含义是指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上的专业化。即具有专业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的志愿服务工作团队,让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更加专业化、项目化。虽然当前社区志愿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专业化建设需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共同努力。

要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精准化。精准管理主要包括社区与高校团组织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建立可传承、可接力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建立社区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管理、服务时长统计、服务成效激励等管理工作。精准服务主要包括根据社区志愿服务需求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做好精准对接,协调统筹好服务时间、服务次数、服务内容等,杜绝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化、重复服务等现象,真正围绕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开展有针对性志愿服务。

要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鉴于大学生流动性较大,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尤为重要。社区要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和高校的某一个或者几个院系志愿服务组织建立长期结对的稳定关系。高校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做好每届志愿者的培训和传承工作,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根据需要坚持每月开展或每周开展,坚决杜绝“这月来、下月不来”“这周服务、下周跳过”的现象。社区要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立相应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真正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常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工作中的价值,增强社区居民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满意度、认同感。(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吕玉/供稿 纪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