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七位教师撰文深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05月22日13时55分    阅读:9391
供稿单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七位教师系列文章,围绕《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显示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

曹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观》中对多元责任观与霸权责任观进行比较,认为以霸权责任观为核心的旧有国际秩序治理模式存在严重弊端;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一种多元责任观,坚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观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从而在治理全球性问题与满足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需求等方面实现对霸权责任模式的超越。

朱卫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之道》中认为,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行动指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基础和保障,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全球延伸,同时也是向世界贡献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因此,在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间存在要依托全球治理深化国家治理和要全球治理观治理推进全球治理的逻辑耦合。

孟祥瑞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叙事》中,结合叙事理论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是“天下大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为叙事核心主体,向世界表达彰显文化自信和理论创新的民族性、标志性的中国话语,从而实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话语权的增强。

魏园在《有效防范逆全球化风险》中认为,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某些国家开启了逆全球化的行动,使全球风险不降反增。对此,世界各国都应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唯如此,才能有效解决世界性问题,才能有力回击采取“鸵鸟策略”的不负责任的自保行为。

张寿强在《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逻辑》中认为,中国战“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在体现中国国家制度优势的同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类本质”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性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陈张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德内蕴》中指出,蕴含着中国特色道德逻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目标,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各国交往行为规范。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国积极承担起自身道德责任,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赵杰宏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谈如何在高校课堂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文中,他认为,当前为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校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的重要论述纳入思政课教学中,并实现五门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以培养大学生有坚定的中国立场与广阔的国际视野。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学科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主动对接高端平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取得良好效果。

原文相关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hd/gd_ktsb_1651/jctdgjrlmygtt/?COLLCC=3893825258&COLLCC=1191552052&


(陈张壮/供稿 吴涛/审核 纪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