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媒体融合唱响学校发展主旋律
2021年06月26日16时19分    阅读:5053

【编者的话】2021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本学期我校继续推出《高质量发展》专栏,宣传报道各学院、部门在对标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如何明确目标,对照差距,找准发展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并精准发力抓落实的思路与举措,助力“十四五”时期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发展的趋势,也是强化高校宣传工作的必选路径。我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媒体阵地建设,在学校信息化工作集约、统一、精细的“六个一”技术服务体系下,通过持续推进媒体融合,推动校园“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号运营中心”两中心共建共融,为校园媒体融合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平台支撑,并积极推动校内、外媒体联合建立传播双矩阵,打造立体传播的宣传布局,形成了多要素、多切口、多途径、多维度的宣传体系。

校园媒体宣传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和师生关心话题,通过讲述生动朴实的故事、深入浅出的道理,展示学校发展,弘扬社会精神,产生了良好的价值引领效果,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等功能不断放大完善;同时结合重点活动项目开展媒体融合宣传,在深化活动内涵的同时凝练了志愿文化、阅读文化、艺术文化等多个文化品牌,校园文化愈发精彩。

一、打造坚实可靠的平台支撑

“六个一”技术支持。学校以师生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坚持集约化统一化精细化原则,设计构建了校园治理要素一张图、互联互通一张网、数据汇集一个库、学校大脑一朵云、系统开发一平台、移动应用一门户的技术支撑体系,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等深度融合,成为推进校园媒体深度融合的坚实依托。

55520210316161035.jpg

“两中心”融合发展。我校学习强国号于2020年9月16日上线,成为全国第56个高校强国号联盟成员。“学习强国号运营中心”应运而生,且与“融媒体中心”建在一处、融在一处,统筹指挥、人员共培,紧紧围绕各类宣传平台向心而转,合力打造出优势互补、平台共建、产品共享、场地共用的“两中心”融合发展新模式。“两中心”兼具视频、音频、文字、网络图文等多产品生产发布能力,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媒传播”,同时打通与省部、地市等各类媒体的发声渠道,与苏州姑苏区、常熟市签署共建协议,推动媒体“向外”融合发展。”让每一个好作品都能找到合适的平台绽放光芒“是融媒体中心的承诺。

融媒体实景缩.jpg

融媒体实景333.jpg

目前,校园媒体“两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持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已成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阵地,展示学校形象的信息传播枢纽,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推引擎。

二、推进全面高效的媒体融合

“双矩阵”立体传播。建好校内外多平台矩阵,在“两微”基础上,开通学校强国号,开辟运营抖音、b站、视频号、今日头条、中国大学生在线、百家号等平台,建立校内传播矩阵;同时与其他高校、地方资源共享,技术互鉴,联合制作、同步传播各类作品,主动融入校外联盟矩阵。优化传播机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整合资源集纳素材,规范运营采编流程,扩大学校价值影响力版图,打造全媒体立体化传播矩阵。

姑苏.jpg

“多联动”主动引流。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对防疫典型、招生就业、安全生产、复学第一课以及重大活动赛事,通过设置话题等方式,发布积极信息,引导舆论导向、影响受众行为,做到内容引流;采用无人机摄影、手绘插画、短视频、微电影等表现形式,在不同平台差异化联动展示,做到技术引流;制作了《加油武汉》原创MV、炫酷 “赛博朋克”版校园、《令人心动的offer》丁辉等作品,做到作品引流。

校园媒体成功吸引全媒关注,2020年全年围绕“安全生产”“线上教学”“招生就业”“开学第一课”等工作设置网络话题,阅读量超10w+的6个,累计阅读量超180万;微信关注4.6万人,较去年增粉25.4%,多次冲进省榜前25名,抖音增粉437.9%;多平台发布短视频110余条,爆款达386.8万;强国号内容被各级平台采用31篇,全国平台采用8篇,单篇阅读量最高超39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重要报刊媒体发稿18篇,较去年增加50%。

33加油武汉四合一.jpg

2020年全年立足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特别推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党建》两个专栏,引导各部门各学院、各级党组织深入思考和总结提炼,提升工作水平;专题宣传报道如何抓内涵、抓质量、抓落实,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1年新学期以来,重点围绕我校在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宣传报道,在《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重要报刊媒体发布多篇报道,积极发挥教学成果引领激励作用,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并助推学校开展江苏省教学成果申报工作,以及全力促进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硕士学位点申报等工作。

三、凝练生动精彩的宣传文化

价值引领循循善诱。“星空人”榜样闪耀。多媒体联动打造“理工星空”专题,以“党员在身边”“实干者风采”“青春新风采”等主打栏目,先后把100余名优秀师生推上校媒“头条”,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普通却绝不平凡的故事,生动展示了常理工人的精神品格,有如清风拂面,励人心志,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学风,凸显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时代感”使命传承。学校融媒自觉承担时代使命,紧扣时代主题,唱响时代旋律,特别是2020年以来,结合线上课程开播、师生助力抗疫、“四史”学习教育、筑梦红色之旅等一系列工作、活动,通过腾讯课堂、网易云、微信、微博等多媒体联动,线上线下多角度制作推出并宣传师生合力上好“云端课堂”、战“疫”云演讲等师生关心并参与的主题内容,随时代脉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合7.jpg

校园文化愈发精彩。志愿文化放光芒。“情暖春运”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精心打造11年的志愿服务品牌,以“双胞姐妹”为故事点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益起行,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团成功入选团中央示范实施团队,“大山里的读书故事”登上“央视频”;“城市营养液·环保守护者”“水玲珑”两个项目顺利完成线上路演答辩,登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银奖的领奖台。阅读文化现经典。启动大学生经典阅读工程以来,遴选30本经典书目,组建经典导师团队,录制27部导读视频,建设经典阅读网站,学生线上答题成绩纳入综合测评;2020年增设红色经典专架,以主题微书展、朗读亭有声经典录制、引进“红色经典电影展”等方式,线上线下打造出“三代同堂共读经典”阅读推广品牌。艺术文化提品位。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创作舞台剧《芦荡情缘》歌颂沙家浜军民鱼水情;立足校本文化,打造原创话剧《璞玉浑金》弘扬高尚师德;组织学生创作歌曲《加油 武汉》助力抗疫,以说唱艺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熟花边”;承办江苏省“花开新时代”专场文艺巡演,组织参加第二届紫金奖大学生艺术设计展等,全方位提升师生艺术审美。

55.jpg


(新闻中心/供稿 吴涛/审核 志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