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教》2021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21年06月27日12时56分    阅读:12721
供稿单位 / 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106261624670897359751.jpg

6月26日至27日,《江苏高教》2021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高教》编辑部和常熟理工学院联合主办,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展开探讨与争鸣。研讨会邀请到刘海峰、周光礼、史静寰、董云川、阎光才、眭依凡、陆根书、胡钦晓、张应强、周川、王洪才、冒荣、王建华、龚放、胡建华共15位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先后作专题报告。200多名来自国内众多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者、研究生与会,共同探讨高质量教育的内涵、体系、评价与建设发展等议题。江苏报刊总社总编、《江苏高教》主编(兼)曹连观编审主持开幕式,校长江作军教授致欢迎辞。

主持人.jpg

江苏报刊总社总编、《江苏高教》主编(兼)曹连观编审主持开幕式

2江作军(常熟理工学院校长)致辞.jpg

校长江作军教授致辞

3专家报告1刘海峰.jpg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刘海峰教授作“中国高教2035与世界高教2050”的报告,报告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规划的发展演变,对照世界高等教育2050远景发展规划,提出应筹谋2050年中国高等教育远景规划,并注意以下几点:更高的高等教育质量、更公开的高等教育环境、更开放的高等教育格局、高度重视生态的高等教育。

4专家报告2周光礼.jpg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周光礼教授以“中国区域学术中心的转移”为主题,研究了晚清至当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中心演变的历史,总结得出中国区域学术中心转移的逻辑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单位以国家为主、转移过程中的首都效应和极化效应明显、转移的经济因素受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影响不一。

5专家报告3史静寰.jpg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作“以学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的整合式大学生学情研究体系”的报告,认为应从大学生的学习研究进展到大学生的学情研究,并将学情与校情、社情国情结合在一起,揭示大学生学习状况及心态与社会宏观环境和政策互相影响的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的整合式大学生学情研究体系。

6专家报告4董云川.jpg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董云川教授,回望近十年的社会“流行语”,痛心于“被动语态下的大学师生”“大学不大了”“理想主义的教育渐行渐远”“大学与社会的你侬我侬”等现象,作了“大学师生情态的变化: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的“质性”的报告。

7专家报告5阎光才.jpg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阎光才教授在“大学教师的时间压力与学术治理”的报告中,从时间概念谈起,分析了大学教师的学术时间分配与职业压力问题,认为必须高度重视大学教师的学术时间与学术治理为琐碎事务所扰乱这一现实进而有效应对之。

8专家报告6眭伊凡.jpg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眭依凡教授作“大学内涵式发展:关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的思考”的报告,报告基于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路径选择建议,特别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术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9专家报告7陆根书.jpg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陆根书教授作“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特征的思考”的报告,报告首先分析了“为什么要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解读了“什么是质量/高质量”,最后提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应有如下特征,即: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让学生得到主动充分发展;提供公平的高等教育;提供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提供更加多样的高等教育;提供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等教育。

10专家报告8胡钦晓.jpg

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晓教授作“一分为三视角下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报告,尝试跳出国家与地方、理论与应用、公办与民办、数量与质量、人文与理工的二元分野,提供了一个透视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新视角,其要旨是打破高等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简单的“非此即彼”式二元对立,指向多元、立体的体系建构。

11专家报告9张应强.jpg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张应强教授作“高等教育质量的民间立场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报告,报告从独立学院转设中的矛盾引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民间立场问题,从高等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并比较了教育主管部门(政策界)、学术共同体(学术界)和教育需求和消费者(民间)这三个立场(视角),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民间立场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12专家报告10周川.jpg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川教授作“职业良知: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根本保障”的报告,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到底如何”这个前提性问题出发,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制约因素,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取决于“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取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取决于行政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取决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3专家报告11王洪才.jpg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作“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核心内涵”的报告,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创造性人格为导向,以自信心、责任心、冒险精神、合作精神、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抗挫折性这七项创新创业核心素质为根本,并与个体经历密切关联起来。

14专家报告12冒荣.jpg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冒荣教授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意蕴与均衡性策略”的报告,认为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认识所可能面临的种种两难问题,如内部与外部、质量与效益、对教育需求的满足度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等等,并分析了应对两难选择的均衡性策略及与其相匹配的渐进型发展路径。

2215专家报告13王建华.jpg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建华教授作“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评估”的报告,报告分析了量化的风险,回顾了评估的迭代演变,提出一种聚焦“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高质量评估范式,这种新范式更关注:在对象方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在方法方面,容纳量化的、定性的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在结果方面,更加强调以测量、描述和判断为基础的建构和再建构;在功能方向,强调以评估促进发展;在风险方面,以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评估是低风险的。

16专家报告14龚放.jpg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龚放教授作“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新特质内涵解析”的报告,报告提出,当“高质量发展”取代“高速度增长”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应从更长远、更广阔的时空观着眼,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高质量发展”期待新的思想解放,“高质量发展”也必将带来深刻的教育变革。

17专家报告15胡建华.jpg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胡建华教授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思考”的报告,认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培养出身心健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关键与核心是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就教学管理制度而言:服务应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以新的质量观指导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互动4.jpg

现场互动交流

研讨会现场2.jpg

会场

6合高教.jpg

南京大学王运来教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孙华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蔡国春教授、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江苏理工学院李德方教授先后主持研讨会。

大会现场.jpg

会场

微信图片_20210628085050.jpg

合影

(春年 梁宁 琪琪 /摄影 陆正林/供稿 徐正兴/审核 纪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