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小透明”到追梦少年的故事
2022年06月13日10时00分    阅读:20288
供稿单位 / 材料工程学院

【人物小传】吴静,江苏邳州人,中共党员,常熟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曾任材料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材料182班副班长,“未”爱而生·星火传递实践团成员。个人获评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泰兴市未成年人关爱协会“优秀志愿者”等称号,曾获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江苏省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等。所在团队“未”爱而生·星火传递实践团被评为全国“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目前被江苏省2022年名校优生徐州市乡镇(街道)职位计划拟录取。

202205041651666669486675.jpg

从一间小教室到十几个村委会议室

上大学前,吴静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每天按部就班。刚进大学时,她只希望自己可以平淡地度过大学生活,然而2018年的一场信仰公开课改变了她的想法。这场公开课邀请了泰兴市未成年人关爱协会会长任冬琴,通过她的村干部工作和志愿帮扶活动,吴静内心燃起了服务基层的热情。寒假,她便与班级同学商量,准备开展一次社会实践。他们与任冬琴取得联系,希望可以去到泰兴乡村,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没想到,这事一做就是三年。

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泰兴市姚王小学的一间小教室里,当时每一位志愿者心中都十分忐忑,因为他们不确定是否有孩子愿意利用假期时间来学校上课。直到踏进教室,当他们看到二十几个孩子端正地坐在课桌前,满怀期待地看着他们的时候,心才稳稳地放下,他们决心不辜负那一张张真挚的笑脸。

图片1.png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实践团走进泰兴的各个乡村,他们会根据每个乡村的时间、课程安排人员进行授课,村里的孩子们将被聚集到村委会的报告厅。然而,每个村子的情况不同,上课的环境也大不相同。还记得有个村子,孩子们比较多,虽然村委会有配备空调但整个房间还是十分闷热,盛夏酷暑,充斥着汗味。每位志愿者边上课,头上的汗水边止不住地往下流。教室内是成员的讲课声,教室外是止不住的蝉鸣。

就这样,在泰兴市未成年人关爱协会和学校团委的支持下,他们连续三年奔赴泰兴乡村进行支教。转眼吴静进入大四学年,即将毕业的她却仍守着一颗初心——服务基层。在了解到名校优生选调生政策后,她便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备考,立志成为一名乡村基层工作者,在服务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秉持着这样一种信念,吴静通过个人努力顺利地考上了选调生,目前已被徐州乡镇(街道)职位计划录取。

从工科学生到台前教师

面对时代更迭、科技发展,吴静深知光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为更好开展志愿服务,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行动能力。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她尝试将专业知识有选择、有创新地融入支教中去。课程中,她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皂,给孩子们展示特别的化学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感受化学、接触化学,也为他们以后走向化学的道路留下了一丝期待。

2.png

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起安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他们更喜欢亲自动手,其中制作手工皂是既满足孩子们动手需求,又可以收获实物留存纪念的最好示例。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将皂基融化,再根据孩子们的想法混入不同的香料、颜料,最后倒入模具等待冷却就得到了一块块各式各样的小香皂。看着孩子们举着一个个香皂,开心地跟同伴分享他们的成果,吴静突然明白了支教的意义。

加入课题实验组,锻炼实操能力;通过实验室项目与同学组建学生团队,在参赛答辩中锻炼台风与临场应变能力;加入学生组织,参与策划各类活动,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大学四年,吴静从一名普通的工科学生摇身一变成了走到台前的教师。

从单一课程、一地开展到特色课程、两地共建

三年的支教生涯充斥着欢声笑语,也伴随着磕磕绊绊。刚开始课程较为单调,多为阅读、绘画、安全自护、作业帮扶等,显然趣味性不足。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程内容,吴静与团队成员多次开会讨论,认真查找资料,广纳优秀人才进团,逐渐形成了八大特色课程。结合时代背景,以爱国爱党为主题,开展绘国旗、唱国歌、讲党史活动;结合专业特色,以化学实验为主题,开设制作手工皂、落叶书签、彩色雨滴等课程;联合非遗团队,以非遗传承为主题,开设泥塑、剪纸、中国结等课程。除此之外,还有安全自护、普法宣传、快乐阅读、节能环保、心理教育等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课程。

微信图片_20220608152325_副本.jpg

总是呆在乡村,孩子们的眼界永远都打不开,而孩子们也总是惦记外面的世界。为帮助他们圆梦,吴静与实践团成员一起开展两地共建。2019年暑假,在泰兴市未成年人关爱协会和学院团委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首次尝试两地互动,发起“我们一起看世界”主题活动,带领24名孩子前往常熟开展暑期夏令营。其间,他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常熟理工学院,感受大学校园;赴常熟市空竹运动协会,探寻传统文化魅力;赴无锡融创乐园,享受儿童世界。还记得那天在学校的操场上,吴静与成员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惊喜,孩子们围坐一团一起唱歌、一起游戏、一起拍照。在蛋糕出现的那一刻,孩子们脸上的喜悦之情让她坚信她的选择是对的。

三年的支教生活让吴静学会了坚持与耐心。坚持自己的初心,为基层志愿服务贡献力量;耐心对待每一位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吴静说:“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年的夏天,我们都还在教室的二楼收拾上课的教具,孩子们背着书包缓缓地从教学楼走出去,或许是发现我们在看他们,他们回过身来,对着在二楼窗后的我们,奋力地招着手。他们或许不知道,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但我知道这个场景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鼓励着我,让我可以一直走下去。”

时代会犒赏那些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吴静的身上总能让人想起“少年”二字——带点儿理想主义,带点儿诗意情怀,保持一贯的冲劲与努力,更有坚定的初心与一颗奉献社会的赤子之心。愿少年能够不负使命,在她追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王佳佳 朱晓玮 薛浩清/供稿 谢学/审核 南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