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外语类校本课程建设”虚拟教研室第二次工作研讨会由我校外国语学院承办,以“英语+”人才培养特色课程开发为主题,在云端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十多所部分理工类本科院校联盟的外语专家老师,进行了充满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课程教学探讨。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良林、副院长朱晓敏、英语系各专业负责人及主任、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学院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线上研讨会,会议由英语(师范)专业负责人章于红主持。会场气氛热烈,反响积极。
首先,张良林教授代表外国语学院进行了题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探索》的主旨演讲,从新文科建设顶层设计理念入手,剖析了新外语学科时代特色,并着重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如何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和课程思政、党建+外语、“外语+”型的外语师资、“外语+”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外语+”跨学科研究、“外语+”思政、专业建设理念和提升“五个度”(即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和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这八个方面来拓新专业发展,夯实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口碑。
随后,南昌工程学院邹斯彧老师做了题为《工程翻译人才培养特色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从专业定位、开设课程、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七个角度详细介绍了该校翻译专业建设情况,向与会老师全面展示了课程开发“外语+”这一特色如何依托地方资源和国家需求的张力和内在驱动力。
合肥学院赵玲丽老师则和参会老师分享了该校《英语教育工作坊》这一师范类实践课程的建设情况,能力培养目标清晰,教学内容丰富,考核方案严谨,教学成果突出。赵老师图文并茂,结合典型教学案例、优秀说课视频、教材分析论文等,给我院同类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范例。
最后我院英语系陈连贵老师和与会代表探讨了微课在外语教学中日常化,从“外语+”技术的层面,阐述了当今变化多端的微课趋势,展现了自身丰富的微课制作和教学经历,并探索了微课在学科教学设计中的意义。陈老师声情并茂,既有理论的思辨,又有实践的呈现,给同行老师们献上了“外语+”教育信息化的生动一课。
本次虚拟教研室研讨会将有效地推动其他兄弟高校积极地投身到这一线上教研阵地中来,大力促进校际间外语课程建设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