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王培君在主题教育读书班第四次著作研读时的发言
2023年06月07日18时13分    阅读:2925
供稿单位 / 本站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加快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从大教育观的角度看,我们既要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为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又要将其置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进行审视,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考量。

一、着眼两个大局树立大教育观

习近平总书记将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概括为“两个大局”。

第一个大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系于教育。为此,必须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个大变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集中体现为国际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国力相对衰落,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大变局中风险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大变局意味着难以预料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变局蕴含着新局,大变局可能开新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统筹建设是破旧局和开新局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二、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

一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马克思认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深化、不断升华的过程。只有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通过教育这一中心环节,促进劳动者素质提升、生产工具优化,拓展社会生产领域和劳动资料,才能最大程度将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体现着新起点新征程的高质量发展逻辑。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国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更多需要依靠知识增值、科技创新的现实要求,拔尖创新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力不足的战略短板日益突出。因此,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率先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破局的关键。

三是蕴含着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教育现代化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同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将教育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导工程,反映了我们党对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也是我们党继续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三位一体”引领推动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一是要树立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大教育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具有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大教育观,确立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基调。“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大教育观,核心在于深刻认识人才是最大、最关键的变量,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育人中心任务;内涵要义在于强化以人为本、以教为先、以创为源,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形成耦合互动和正反馈闭环,突出强调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作用、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牵引作用。

二是以大教育观推动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要面向传统办学模式中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统谋划不足、协同联动不强、潜能激发不够等现实问题,一体推动组织模式、行为方式、激励评价机制等实现整体性变革,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注入强大动力。高校是“三位一体”发展的基本单元,学科是“三位一体”发展的交叉汇聚点。实施学科引领战略,以申硕为抓手和动力源,加快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建设路径和学科体系。

三是营造一流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日日在线的基础工程、责任工程。要通过高水平的教育治理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优势落实到办学治校各领域各方面,不断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内涵发展、综合提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融入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强化师生思想引领、价值引领、政治引领,有效激发师生的思想力、行动力、创造力。

作为地处苏州的省属高校,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扎根苏州、落地常熟,努力把常熟唯一的大学办成水平第一的大学,把苏州人家门口的大学办成家门口的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