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国:于淡泊宁静中孜孜求索
2018年12月14日10时02分    阅读:70649

【人物小传】李中国,男,1986年生于广西桂林,201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来我校工作,现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承担《光电子学》《光辐射与测量》等课程的教学。现研究方向为半导体功能材料的光电性能研究。2017年至20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做访问学者。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江苏省高校基础物理教师教学竞赛奖和我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奖,2017年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QQ图片20181212083141-2.jpg

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李中国博士以常熟理工学院为署名单位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著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SCI期刊分区一区,IF=21.88)上发表了论文“Origin of Improve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in Mixed Perovskite Oxides”。此外,李博士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求学期间,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化学科学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中科院SCI期刊分区一区,IF=14.36)上发表论文“Optoelectronic Dichotomy of Mixed Halide CH3NH3Pb(Br1-xClx)3 Single Crystals: Surface versus Bulk Photoluminescence”。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对这位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连续发表论文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专访。访谈交流期间,李中国博士围绕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讲述了他关于做科学研究的态度、方法和对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关系的思考,从中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一名青年学者源自兴趣并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以及严谨、执着的科研精神。

1-201811271543286506405608.jpg

论文链接(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1801972


科研工作需要扎实的态度

“有关固溶体光催化的物理机理这篇论文,我们从投稿到被采用,前后不到两个月。但之前的研究工作,却足足做了两年时间。”李中国博士说。谈起发表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著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的这篇论文,他告诉记者,研究结果倒是早就有了,但为了保证准确性,他和合作者一直在分析、讨论、实验,来来回回尝试了很多次,直到确定结果是真实可靠的,这才开始撰写论文并投稿。

这项研究成果是关于钙钛矿氧化物材料的。钙钛矿氧化物材料在未来的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发现钙钛矿固溶体BiFeO3-SrTiO3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然而对这种固溶体的能带结构、光动力学机理等研究仍很不完善。该论文则报道了钙钛矿固溶体BiFeO3-SrTiO3的光生载流子弛豫动力学过程和能带结构,分析了固溶体光催化的物理机理,其研究结果可为下一代钙钛矿光电和能源器件的开发提供参考。

“前期工作永远是最难的,需要科研人员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成果。”李中国博士说。他笑称自己是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之一,2017他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做访问学者,学校所在的城市叫克利夫兰,从学校到市中心不过四、五公里的距离,但整整一年的访学期间,他竟然没有踏足过市中心一步。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出来要做什么。这是我能耐得住寂寞做科研的‘秘诀’,也是对待科研工作的一种扎扎实实的态度。”李中国博士说,“做科研也好,教学也好,平时学习也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接下来是继续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

2-201811271543286579336881.jpg

论文链接(JACS):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7560


做科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采访过程中,李中国博士几度谈到“积累”这个词。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很难从事高端的课题研究。”他说,“这没有什么可焦虑的,可以先根据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厚积而薄发,只要能够坚持做下去,终会有收获成果的时刻。”

在他看来,循序渐进是科学研究的特性之一,做科研工作一定要讲求“积累”,无论是个人层面一项项具体的科研实践,还是更广大层面上的整体科研进步,莫不如是。访谈期间说到了中国的原创性研究问题,曾经有科学家说过,“当前中国已经可以把从1到10,从10到100这种放大性的工作做好,需要更多从0到1的原创。”对此,他同样认为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并对未来持积极态度。“这样逐步地积累下来,经过一、二十年,我们的原创性研究一定会有发展。”

积累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规划则是做好积累的方法。李中国博士喜欢像国外一些学者那样为自己做一份清爽的“To do list”,即把近期各项待办事项有条理地列出来,然后一个个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所有的工作都能一目了然,不会出现遗漏或者耽误;再一个是能合理高效地做好时间分配。无论事情如何多,他都坚持为自己保留一定的科研工作时间,有时候这个时间和其他工作或生活的时间冲突了,他也要另外挤时间来补上,以此让研究工作持续不断。

“平常晚上,我会专门空出来一段时间,做些科研检索、梳理以及思考工作。”他说,“像这样持之以恒做下来,就会保证科研工作的逐步积累,让自己随时掌握学界动态,了解科研进展,激发学术创见。”

QQ图片20181212083126.jpg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李中国博士承担《光电子学》《光辐射与测量》等课程的教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认为教学、科研尽管是不同的两项工作,却又紧密相关。他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协调两者的相互关系,希望最大限度地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让每一门课程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能做到换位思考。”他说,“科研工作是个人在某个学科或专业领域内做研究,教学工作则是把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学科、专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就需要你懂得如何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教学,考虑怎样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讲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95后及00后学生接触各类信息的渠道很多,这使他们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很多新的知识,但这类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方式却也很难转化为系统的思考认知;同时,学校教材建设相对学科发展也难免会有一定的滞后。李中国博士认为,面对这种现实情境,处在知识讲授一线的任课教师不能简单地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否则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教学的效果就很难说了。

“我们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目标,让他们带着目标去学习。”他的课程教学实践是,首先为学生讲清楚某一门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里是一个怎样的地位?学这门课之前需要什么知识?之后又需要什么知识?会对今后从事的工作或者继续考研学习有什么作用?解答完这一系列问题,课程的学习目标也就建立起来。他接下来要做的,是在这个目标导向下,把专业教材的知识点,自己的科研经验,以及当下大家熟悉的一些产品结合起来,转化为一堂堂体系完整、学术先进、形象具体的教学课。

扎实的态度,积累的毅力,有心的课堂,无论做什么工作,李中国博士身上都有一种踏踏实实的精神。这种精神像源自朴茂山野却又奔向大海的溪流,于淡泊宁静中孜孜求索。采访最后,他打了个简单的比方,把自己的科研工作比作捞贝壳,让记者印象深刻。“就像我去水里捞贝壳,捞的时候并不知道贝壳里面有珍珠。”他笑着说,“捞到那些漂亮的贝壳,就已经是很开心的事了。”

(志刚/供稿 纪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