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华:一腔热血育桃李 勤奋求知守初心
2019年05月08日08时35分    阅读:36638

【人物小传】郝建华,女,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0年4月调入常熟理工学院工作,获得常熟理工学院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外来入侵植物繁殖生态学、杂草繁殖生物学及可持续管理、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植物显微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科技部子课题1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和苏州市项目4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2项,主持学校教改重点项目、团队项目、网络课程等10多项。先后为本科生讲授《植物生物学》、《基础生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植物资源学》、《科技文献获取与应用》等课程。获得的主要教学成果有: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1项;江苏省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参与出版专著3本,主编教材1本,参编教材3本。主编的教材《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已印刷三次。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

QQ图片20190508093358.jpg


初心抱守:教学工作始终摆在首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学术带头人之一,郝建华教授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头绪繁多,但她仍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本科生的基础教学工作上,始终把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00年,郝建华被调进学校。她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主动学习了PPT制作技能,经过一番认真钻研,成为首批在课堂上成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师之一。在当年缺乏先进智能教学手段的情况下,她主动找到懂技术的同事,与之合作建立了“植物生物学辅助教学网”,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推动了整个学科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完善。也正是凭借着这种敢于尝试、执着到底的精神,她的课程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被江苏省教育厅评选为全省精品课程,并且在省教育厅多媒体教学课程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郝建华始终走在前列。学校在应用“毕博平台”的时候,她是首批能够熟练运用的老师,之后还主动为其他老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近两年,“蓝墨云班课”被逐渐引入到课堂中,她又是一马当先,其活跃度在全校教师排名中高居前列,个人魅力值领先全国95%的老师。

除了创新教学手段,郝建华也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教学理念。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再单纯地照本宣科,而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余自学,课上分享,让学生参与教学工作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堂互动的方式还在生物工程专业进行工程认证的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在深入教学工作的同时,郝建华十分注重跟学生的交流。她发现同学们平时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知如何入手和从何查阅资料的困难,而市面上相应的可供学习查阅的教材和书籍针对性不强。为此,她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人员编写了《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一书,并作为教材成功应用在很多高校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之中。在书中,她将自己多年来在科研过程中总结的文献检索方法、资料查询途径,以及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将多年的心血集于一册,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本由生物学教师著成的信息检索方法的书,一经面市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如今已经是第3次印刷。这也侧面反映了郝建华严谨治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态度。

QQ图片20190321115450.jpg


精心育人:身体力行树立示范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郝建华除了一心一意做好教学工作外,平时对学生关心和帮助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有学生患病住院,她得知后会想出多种办法给予帮助,家庭困难的就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心理上有负担的就给予精神上的开导等等;有学生考研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她不管多忙都会亲自辅导;有学生学业压力太大跟她倾诉,她就约上他们一起吃饭,耐心开导、鼓励;学生的社会实践,她也坚持亲自带队进行实地调查。

暑假期间,生物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曾进行“常熟湿地植物资源调查”、“虞山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研究”等多个社会实践项目。郝建华作为指导老师,在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中,坚持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进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忍受酷暑和蚊虫叮咬的考验。在实践中,她不仅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以身体力行的师范力量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完成实践后,郝建华又抽出时间指导湿地植物资源社团学生在常熟召开的国际湿地生态学大会上提交了英文论文摘要,这为学生拓展学术视野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经验。2015年,她指导的陈珏同学在社会实践中荣获“江苏省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郝建华本人也因此荣获“学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

QQ图片20190508093344.jpg


潜心科研:厚积薄发成果累累

郝建华主要研究方向为外来入侵植物繁殖生态学、杂草繁殖生物学及可持续管理学、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植物显微技术学等。

2009年,郝建华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回校继续工作,期间潜心研究,不断积累,于2013年当年一举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学校同年贯通国家、省、市自然科学项目的首位教师,也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学术带头人”。在郝建华老师的主持下和带动下,经过研究团队的艰苦努力,以上项目已全部完成并结项,并围绕项目形成了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获得了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同时,郝建华是常熟理工学院首位参与国家软科学项目研究的教师。2012年,她参与了科技部软科学项目“应对全球性问题中科技影响力研究”,并主持其中的子课题“主要国家应对粮食安全科技影响力研究”,为国家政策建议、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后续还成功申报并圆满完成“苏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苏州生态产业发展前瞻研究”。这些项目的申报和完成助推学校的软科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大胆“出走”:推动国际化合作反哺教学

2014年,郝建华远赴美国特洛伊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这期间,她通过不断观摩学习,在了解国外最新科研情况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国际化视野。

回国后,为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培养沿线国家的青年科学家,郝建华申请了科技部的“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简称“国际青年学者计划”)。该计划于2013年启动,是中国“科技伙伴计划”的重要内容。郝建华通过“国际青年学者计划”项目,开创性地招收了来自印度、埃及、缅甸等亚非国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至今先后共计5人次。后续还将有来自南美、亚洲或中欧等地区的青年科学家陆续来华访学。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学校学科的国际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在校的本科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通过与不同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共同学习、实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这为他们日后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郝建华老师不仅自己开展国际化合作,还积极帮助和扶持青年教师加强国际化发展,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校先后有7位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国际青年学者计划”项目,这对于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必将为学校的科研以及学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QQ图片20190508093351.jpg


默默耕耘:桃李芬芳满天下

2019年,2015级生物工程专业的王珏云同学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以405分(高出录取分数线85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农业大学录取。在研究生复试中,她在植物分子生态方面表现出的专业水平和流畅的英语口语让在场的老师印象深刻。其实这都得益于她大二时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少花龙葵遗传多样性分析,当时她的指导老师正是郝建华。在郝建华和“国际青年学者计划”项目的印度青年科学家Saurav Bhattachaya博士的共同指导下,王珏云和她的团队顺利完成了大创项目,此外,郝建华还资助他们参加了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的全国生态学大会,并提交了会议论文摘要。在这个过程中,王珏云的专业水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英语水平也由于和印度青年科学家的实验合作而突飞猛进。完成这个项目后,王珏云深受触动,也被郝建华教授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上进的生活状态所感染,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深造的决心,并在今年的考试中一举成功。

近年来,已经有多名学生像王珏云一样,在郝建华老师及其团队的影响和指导下,无论是学习能力、外语成绩和专业水平都获得了很大提高,在考研过程中表现优异,先后被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和扬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由于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科学实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实质性提高。因此,郝建华老师上课的班级和指导的毕业生,都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她所指导的师范类学生,在考取教师编制的过程中多数表现出了过人的实力,成功率很高。至今,她的学生遍布苏南以至全国,并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着优秀的表现,其中很多人还长期与郝老师保持着日常交流,校庆返校时学生们更是对郝老师当年的无私奉献和真挚激励感恩不已。

(潘铭俊 纪虞/供稿 志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