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应处理好的三类关系
2018年10月09日15时55分    阅读:34375
供稿单位 / 本站
一、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完善院系治理结构

大学院系的治理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院系是大学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大学完成知识传播、知识发现、知识应用、知识理解等知识生产活动的基本学术单位。大学院系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重要

特点是“底部沉重”。大学的主要学术人员都聚集在院系;大学包括教学和科研在内的所有重要学术活动都在院系开展;大学内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不仅都在院系显现,最终还要在这里解决。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的院系规模不断扩大,有的院系甚至拥有几千名学生和几百名教师,同时,随着事业发展和高校权力的下放,院系单位具有的人、财、物方面的权力也在扩大。大学的院系治理不仅显得越来越紧迫,而且成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院系治理已成为保障大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搞好大学的院系治理,需要处理好大学和院系的关系。长期以来,大学行政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学过分科层化,大学组织对直线职能制过分强化使院系成为学校的一个“生产车间”,院系因缺乏相应的权力而成为学校管理部门指挥的对象。院系“底部沉重”和“结构松散”的特点要求大学改变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在校一级的局面,向院系放权,既要使院系感到有权力,又要使院系感到有责任,从而激发院系的内生动力。

搞好大学的院系治理,需要完善院系的治理结构。一要贯彻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大学的领导体制几经变化,但大学院系总体上实行的是院系主任负责制。1990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并提出“系党总支是全系的政治核心”,指出系党总支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系的贯彻执行;参与本系行政管理工作重大问题的讨论决定;支持系主任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200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该意见还指出“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党政之间既要明确职责,又要协同合作;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形成合力;有效形成院(系)党政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如何贯彻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需要有一系列

的制度规定,党政联席会议如同大学的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一样,也需要有议事程序和规则。此外,有些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如党政联席会议与二级学院党委会的关系,党政联席会议与院长办公会议的关系等。二要完善院系治理结构,需要强化教师在院系学术治理中的作用。院(系)作为学术单位,其基本活动是学术活动,教师应该在院系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授治学首先体现在院系。这些年来,尽管一些大学的院系注重发挥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在学术治理中的作用,但对什么是学术事项、哪些人、以什么方式参与学术治理等问题缺乏制度性的规定;一些大学即便有了制度性规定,也未能把制

度性规定变为制度化行为。虽然有的院系有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但此类机构仍存在“虚化”和“随意化”的现象,缺乏章程和有效的保障机制。(3)完善院系治理结构,需要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作用。大学院系除了学术事务以外,还有许多行政事务和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如何保障广大教师在院系治理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利需要很好的研究,并做出制度性安排和组织实施。院系是基本的教学科研单位,大学生是院系治理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益需要得到维护,他们的权力需要得到尊重。因此,听取学生的意见,吸收他们参与院系治理是完善院系治理的重要内容。

二、处理好治理与管理的关系,应不断提高大学的治理和管理水平

治理与管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各自侧重点不同。就大学而言,大学治理的重点领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治理视野中的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大学管理的重点领域是: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创新;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与教师绩效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聘任与薪酬改革等。尽管治理与管理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完成组织的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可见,大学治理和管理都是必要的,现实中,应该避免重视治理而忽视管理,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互协同以提高大学办学治校的水平。

在当前大学管理的实践中,还有许多突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职能,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这种认识在学校管理中并没有落实好。教师是大学办学主体,教师评价与考核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现实中如何做到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的劳动及成果始终是大学管理的难题。资源是大学办学的基本条件,如何配置和管理好大学的资源既关系到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效益,也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中,一些大学缺乏成本和效益概念,导致设备重复采购,使用率低;办学用房越盖越多,越盖越不够用,办学用房缺乏分配、退出的标准和机制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总之,没有一流的治理,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同样,没有一流的管理,也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

三、处理好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应重视发挥文化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

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的核心内容,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做好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近些年,在国家高度重视下,大学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2010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

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及《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及《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大学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制定大学章程、学术委员会章程、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教代会议事规则、

二级学院运行规则等,从而保证和推动了大学的发展。但是,制度靠人去设计,只有实施了,才有意义。

有些学校推进大学制度建设的自觉性较高,有些学校则不够;有些学校制度建设相对完善,有些学校则不够;有些学校制度实施的效果较好,有些学校实施效果较差。究其原因,文化是影响制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因素,制度建设与文化关系密切,文化深深影响着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一文化影响大学制度的设计。大学治理是在一定的文化场域中实现的,大学的制度建设本身就是文化的投射,大学制度是大学文化制度化的存在形式,它反映了大学组织成员对大学基本价值的认知和集体意识,因此,大学中的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的塑造影响着大学的制度设计。二文化影响大学制度的实施。大学治理的制度设计能否有效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如何受大学文化的影响,因为大学治理的有形框架只有在理念认可,基于文化模式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文化是隐藏于大学治理背后的隐性秩序。任何组织都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认知图式,它维持和界定着某种治理的秩序,影响着组织成员对组织变革的接受和认同程度,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组织变革的成效。一所大学内部治理的实践和有效性取决于学校内不同群体、个体的集体意识以及他们对管理规则、法规和实践的解释。影响大学治理的文化因素不仅存在于学校之中,大学所处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三文化本身具有治理的功能。文化有规范、引导、激励等作用。文化的治理功能相对于制度,更加潜移默化。现实中存在一些影响大学治理的文化因素,如对

大学内在逻辑和大学理念的认识的深入程度;行政导向、官本位等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形成的办学思维定式等;一些管理者习惯于下指令和搞“一言堂”;学校的管理部门缺乏服务意识,衙门作风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文化因素发挥了负向功能,因此,大学治理不仅要重视制度建设,还要重视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应同步进行。

(郭建耀/供稿 高教所/审核 渺荻/编辑)